一、中国龙山生态旅游资源有哪些?
龙山县有里耶-乌龙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湘西世界地质公园洛塔园区、“南方空中草原”八面山、湘西四大古镇之一的里耶古城、“佛教圣地”太平山、惹巴拉等知名旅游资源。龙山是秦简文化的核心区、土家文化的发祥地和红色文化的富集区,拥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土家族摆手舞之乡”“中国土家织锦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40余个国字号品牌。
二、菲律宾巧克力山是喀斯特地貌吗?
不是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顷颂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巧克力山从地质学上来说,关于它们形成的原因最能被普遍接受的理论是,这个岛屿是从海里上升而形成的,巧克力山是上扮前千年的雨水对地上的贝壳、珊瑚岩层以及不透水粘土层冲刷的产物厅乎清。
巴拉望岛位早伍于菲律宾西南,在南海和苏禄海之间,岛呈狭长形,由东北斜向西南。面积11785平方公里(4550平方哩),最宽处39公里(24哩),主干山脉纵贯434公里(270哩)长的全岛,南方的曼塔灵阿汉山(MountMantalingajan)海拔2085公尺(6840),是最高峰。南端的近海岛屿巴拉巴克-布格苏克(Balabac-Bugsuk)群岛,原为更新世(160万~1万年前)时期连接巴拉望和婆罗洲的陆地桥,现留陆链或下断残部分;因此其动植物与婆罗洲的较为接近,而不同于菲律宾其他各岛。巴拉望绵长而不规则的海唤喊岸线有许多珊瑚礁和近海小岛。普林塞萨港是巴拉望州政府所在地,是该州的主要对外通道及与其他岛屿的联络点。
巴拉望岛位早伍于菲律宾西南,在南海和苏禄海之间,岛呈狭长形,由东北斜向西南。面积11785平方公里(4550平方哩),最宽处39公里(24哩),主干山脉纵贯434公里(270哩)长的全岛,南方的曼塔灵阿汉山(MountMantalingajan)海拔2085公尺(6840),是最高峰。南端的近海岛屿巴拉巴克-布格苏克(Balabac-Bugsuk)群岛,原为更新世(160万~1万年前)时期连接巴拉望和婆罗洲的陆地桥,现留陆链或下断残部分;因此其动植物与婆罗洲的较为接近,而不同于菲律宾其他各岛。巴拉望绵长而不规则的海唤喊岸线有许多珊瑚礁和近海小岛。普林塞萨港是巴拉望州政府所在地,是该州的主要对外通道及与其他岛屿的联络点。
巴拉望岛位早伍于菲律宾西南,在南海和苏禄海之间,岛呈狭长形,由东北斜向西南。面积11785平方公里(4550平方哩),最宽处39公里(24哩),主干山脉纵贯434公里(270哩)长的全岛,南方的曼塔灵阿汉山(MountMantalingajan)海拔2085公尺(6840),是最高峰。南端的近海岛屿巴拉巴克-布格苏克(Balabac-Bugsuk)群岛,原为更新世(160万~1万年前)时期连接巴拉望和婆罗洲的陆地桥,现留陆链或下断残部分;因此其动植物与婆罗洲的较为接近,而不同于菲律宾其他各岛。巴拉望绵长而不规则的海唤喊岸线有许多珊瑚礁和近海小岛。普林塞萨港是巴拉望州政府所在地,是该州的主要对外通道及与其他岛屿的联络点。
巴拉望岛位早伍于菲律宾西南,在南海和苏禄海之间,岛呈狭长形,由东北斜向西南。面积11785平方公里(4550平方哩),最宽处39公里(24哩),主干山脉纵贯434公里(270哩)长的全岛,南方的曼塔灵阿汉山(MountMantalingajan)海拔2085公尺(6840),是最高峰。南端的近海岛屿巴拉巴克-布格苏克(Balabac-Bugsuk)群岛,原为更新世(160万~1万年前)时期连接巴拉望和婆罗洲的陆地桥,现留陆链或下断残部分;因此其动植物与婆罗洲的较为接近,而不同于菲律宾其他各岛。巴拉望绵长而不规则的海唤喊岸线有许多珊瑚礁和近海小岛。普林塞萨港是巴拉望州政府所在地,是该州的主要对外通道及与其他岛屿的联络点。
三、中部地学断面
南海中部地学断面即广州-巴拉望地学断面,该断面北起广州,经南海北部陆缘区、中央海盆区、南部陆缘区,横穿巴拉望岛进入苏禄北缘滨海地带,纵贯整个南海,长约1800km。沿断面所展示的大量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及其研究成果,为认识南海的地质构造特征、深部地质作用和地球动力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2.2.1 地形地貌
本断面所经过的北部陆缘宽约350km,其中陆架、陆坡宽度分别约为220km和130km,200m水深线可大致作做陆为两者的分界位置。陆架平缓,陆坡水深变化在200~3400m之间,缓坡与陡坡相间,平均坡度25×10-3。
中央海盆地势平坦,故又称深海平原,局部出现海山、海丘,其中部的海山链把海盆分为南、北两部分。海盆内水深变化在3400~4000m之间,北半部水深普遍小于南半部,代表扩张中心的珍贝海山的比高约为2800m。
南部陆缘宽200km,地势复杂,按其地形和地貌类型可分为三部分:巴拉望陆架区、南沙海槽和礼乐海台区。巴拉望陆架宽约50km,水深变化在0~100m之间,陡峻的陆架外缘构成了南沙海槽的南缘;海槽中部水深为1400~1500m,最深处达1700m;礼乐海台周围礁、滩密布,沟、谷纵横,是航海的危险区,礼乐海台面积约9×103km2,海台外缘十分陡峻,平均坡度为170×10-3,陡坡的高差超过4km。
2.2.2 地球物理纯培顷特征
2.2.2.1 磁力异常(ΔT)
总观磁异常剖面变化(图2.6),具有明显的三分性:北段(北部陆缘和华南陆区)、中段(中央海盆区)和南段(南部陆缘和外苏禄海)。经高、低通虑波分离后,这三段的特征更一目了然。分窗口求对数功率谱表明,各区的高频和低频段的频率范围和谱值均有所不同。相应频段各自反映的磁源体平均埋藏深度有所差异。对原异常做上延30km和60km处理,发现陆缘区经60km上延后仍可再提取更深一层的磁源异常信息。其结果是:海盆区为二层磁源结构,陆缘区为三层磁源结构。
表2.1 南海北部海区双船地震(ESP)剖面地壳特征参数统计
注:N.A.不可用(not applicable) (据Nissen et al.,1995)
2.2.2.2 空间重力异常(ΔgF)
空间重力异常(图2.7)在北部陆缘和华南陆区以低缓变化的负异常为主,在0~20×10-5m/s2的异常背景上叠加局部异常,其最高值(25×10-5m/s2)和最低值(-60×10-5m/s2)都出现在陆区。在海盆区,除中部两个由海山引起的高值异常外,整个异常背景更为宽缓,在海山以北呈低值正、负异常交替出现,以南为低值平缓正异常。剖面南段出现的两个高值正异常,分别对应于礼乐滩和巴拉望岛,异常极值达75×10-5~80×10-5m/s2,两者之间的鞍部对应于南沙海槽。苏禄海北缘滨海地带出现一负异常,极小值低于-40×10-5m/s2。上延30km处理后的空间异常与2~180阶的卫星重力异常相似,只是前者含有较多的局部变化成分,而后者在局部区段的异常值偏大。
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形变化呈负相关,从陆缘至中央海盆区异常值抬升到320×10-5m/s2左右,陆坡区为异常梯阶带,约200×10-5m/s2的等值线大致反映陆-洋分界线。均衡异常开阔舒缓,变化范围一中茄般为±30×10-5m/s2,局部异常小而少,±×10-5m/s2异常等值线所构成的微弱梯阶带大致反映陆-洋边界。
图2.6 广州-巴拉望磁异常及其分析剖面
图2.7 广州巴拉望重力异常剖面
2.2.2.3 地热流
按地热流趋势剖面的变化特征(图2.8),大致可分为三段:南段包括礼乐滩及其以南区段,热流值变化较大,其中礼乐滩和巴拉望岛对应低值区(50~60mW/m2),南沙海槽为较高值区(80mW/m2),苏禄海呈逐渐升高之势;中段即中央海盆区,在总体升高的背景上,残留扩张中心(极值<120mW/m2)与陆洋交接带处又局部升高;北段包括北部陆缘和华南陆区,总的趋势是由南往北降低,似与地形变化反相关,由陆坡至陆架边缘从90mW/m2左右降至60mW/m2左右,进入陆区平缓降至53mW/m2左右。
2.2.3 新生代沉积盖层特征
沿本断面分布的地震剖面大致可揭示新生界盖层发育特征,并为研究其构造活动提供重要依据。图2.9是据地震反射剖面的综合解释结果,图2.10是不同区段的地层柱状图。从北到南全线新生界厚度变化很大:北缘的珠江口盆地一般厚2~5km,珠二坳陷中部最厚达10km左右;中央海盆从中部0.5km左右向两侧增至2~3km;南缘礼乐滩-巴拉望一般2~4km,呈由北往南增厚之势,至巴拉望陆架边缘最厚达10km,这主要是大套外来混杂岩加积的结果。
新生界内存在三个可进行区域性对比的不整合反射界面,即北缘的Tg、T6和T2不整合大致相当于南缘的V(紫色)、B*(青色)和R(红色)不整合(图2.10)。经区域性的追踪对比和钻井资料解释,Tg或V大致相当于声波基底的顶界,在陆缘区主要构成新生界(可能局部包括上白垩统顶部)之底界,反映区域性张裂活动的开始。在海盆区则反映洋壳基底之顶界。T6或B*出现在渐新统内部,反映南海扩张前的区域性抬升和夷平作用。T2或R出现在中中新统与上中新统之间,在北缘陆-洋过渡带,T2呈一向海盆方向倾斜的上超面(图2.11),标志这一阶段两者之间曾发生过强烈的差异沉降活动,并伴有玄武质岩浆喷溢活动及热事件(茹克等,1986)。
图2.8 广州-巴拉望地热流密度趋势剖面
图2.9 南海北缘-中央盆地-巴拉望新生代沉积剖面(据反射地震资料解释结果)
1―第四系―上中新统;2―中中新―下中新统;3―下中新―上渐新统;4―第四系―上渐新统碳酸盐岩;5―始新―古新统;6―混杂岩带;7―断层;8―海盆―陆缘边界;9―洋壳基底;10―陆壳基底
2.2.4 地壳结构特征
本断面地壳结构的确定主要根据两种资料:一是地壳测深结果,二是重力、磁力和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结果。前者主要利用断面附近的声呐浮标站、双船折射剖面、双船扩展排列剖面和地震转换波测深段。但仅凭这些零星资料显然难以建立整条断面的地壳结构模型,所以采用第二种方法作补充,其结果彩图2所示。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研究南海的地壳结构特征,中-日合作于1993年在南海北部陆缘靠近本断面附近又作了一条海底广角反射测深剖面(图2.12)。在深入了解该区地壳结构的同时,不难发现彩图2和图2.12所反映的地壳结构特征及其厚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这也可以作为衡量上述综合解释方法及其成果可信度的一种检验。
综观全剖面,地壳结构具有明显的纵向分层、横向分块特征。除去北端陆区和南端岛弧区外,南海可分为三个区段:北部陆缘区、中央海盆区和南部陆缘区。
图2.10 南海北缘-中央海盆-巴拉望地震地质柱状图
图2.11 南海北部陆缘-中央海盆过渡带地震反射剖面选段
2.2.4.1 北部陆缘区
北部陆缘区地壳大致可以分出上地壳层和下地壳层,后者还可进一步分出上部和下部。上地壳层上部沉积层的vP值为1.6~5.0km/s,结晶层的vp值为5.0~6.4km/s,平均密度为2.55g/cm3;下地壳层上部的vp值为6.5~7.0km/s,平均密度为2.7g/cm3,其下部的vp值为7.1~7.5km/s,平均密度为2.9g/cm3。上、下地壳层厚度均呈从北向南减薄之势,其莫霍面埋深向海盆方向逐渐抬升,在滨海地带约30km,至陆-洋交接带变浅到14km左右。
2.2.4.2 中央海盆区
中央海盆区地壳模型的建立主要依断面附近的声呐浮标站(图2.13),综合解释可分出层1(沉积层)、层2(基底)和层3(大洋壳)。层1厚0.5~3km,vp值为1.6~3.7km/s;层2厚2~4km,vp值为5.0~5.9km/s;层3厚3km左右,vp值为6.5~7.4km/s,可进一步分为层3A(vp值为6.5~7.0km/s)和层3B(vp值为7.2~7.4km/s)。海盆扩展模式的建立基于地磁条带的对比,本断面所做的进一步工作是在模拟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其思路是,一般认为大洋条带状磁异常是层2顶部的枕状玄武岩引起的,则应以浅源异常作为对比的依据。其具体操作步骤是:首先将原异常进行分离(采用高通滤波)获浅源异常;然后对浅源异常作自动反演获正、反向磁化水平薄板磁源体分布模型;最后再除去扩张期后岩浆活动所叠加的干扰因素,作正演拟合。其结果如图2.9所示,对比结果证明南海扩张是中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距今32~17Ma)的结论(Taylor等,1980,1983)可信。这一工作对中央海盆区(东部)的意义虽然仅限于验证前人的结论,但方法的本身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对那些条带状磁异常不典型的洋壳区。
2.2.4.3 南部陆缘区
该区尚未开展深部调查。综合解释工作主要参考北部陆缘区。该区也分出上、下地壳层,地壳厚度在礼乐滩一带厚约25km,向南减薄至20km左右。
图2.12 南海北部陆缘OBS速度结构剖面(据Yan Pin等,2001)
图2.13 南海海盆区地壳速度结构图(速度单位:k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