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绸之路博物馆文案?
丝绸之路博物馆:依世界最大地下画廊魏晋墓而建,尽显文化风采
在我国的各个地区都有着很多的宝藏,有的则是历史人文建筑代表着城市历史风貌,有的则是出土的青铜、墓葬等历史历史文物。人文建筑在城市中基本得以保留,经过翻新继续伫立在城市中表达着城市历史。
而出土的文物有的被国家政府保存,有的文物更是在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中得以陈列供人们前来参观。而在酒泉有着博物馆,记录着甘肃丝绸之路文化,其建造地址更是在魏晋墓的古遗址之上,具有着地域特点。
丝绸之路博物馆由名可知,其中所陈列讲述都是当时丝绸之路的故事,丝绸之路从1883年之前的汉朝正式下令开辟,历经十多年的时间,历经众多磨难,终于将通往西域的这条丝绸之路所开通,之后的千年时间从我国到西域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促进着城市和国家的发展。
二、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门票?
每人45元。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门票价格是每人每次45元左右。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开放时间是周二至周日,周一一般会闭馆。
三、伊犁丝绸之路博物馆门票?
门票是免费的。
伊犁州博物馆开放时间:10:30~18:00
适合月份:1,2,3,4,5,6,7,8,9,10,11,12
扩展:门票价格是免费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坐落在美丽的伊犁河畔。博物馆创建于1993年8月,原名“伊犁地区博物馆”,2000年4月州、地合并更为今名,同年被公布为 “自治区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伊犁州博物馆新馆是由伊犁州原文化活动中心改建的。
四、甘肃省博物馆丝绸之路第3单元丝绸之路的繁荣?
丝绸之路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品交流: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商品交流,特别是中国丝绸和印度、中东的香料、珠宝、宝石等商品的贸易,沿线城市形成了繁荣的市场。
2.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上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交流。升起渚灯的故事、圆明园的白玉观音、印度教的佛教、佛教的基督教等等都是在丝绸之路上流传的文化。
五、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丝绸之路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丝绸之路包括两条,一条是陆上丝绸之路,一条是海上丝绸之路。而狭义上的丝绸之路只有一条,就是陆上的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以西汉时期的长安作为整条路线的起点,
六、大风阁丝绸之路博物馆怎么预约?
1 预约方式多样,需要提前安排时间和方式,不能临时决定。2 大风阁丝绸之路博物馆作为一个热门景点,参观人数众多,需要提前预约。预约方式有三种:官方网站预约、电话预约、到博物馆窗口预约。官网预约:需要提前在官网上注册账号,选择想要参观的日期和时间,进行在线支付。电话预约:可以拨打博物馆的预约电话,根据提示完成预约并支付门票费用。现场预约:到博物馆窗口提前一天预约当天的门票。3 进行预约可以有效避免排队等待时间过长,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同时,建议提前规划好行程,合理安排时间,把握好参观和学习的机会。
七、伊犁丝绸之路博物馆开馆闭馆时间?
伊犁丝绸博物馆周一开放时间是12点到17点,周二至周日是9点到17点,法定节假日也是9点到17点。伊犁博物馆有伊犁州博物馆,在伊宁市飞机场路122号,是地州一流博物馆,伊犁薰衣草博物馆,在霍城县清水河镇,以薰衣草为主要展品,伊犁丝绸之路博物馆,在伊宁市佛山路和重庆北路交汇处,以古丝绸之路的历史为展示内容。
八、石狮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好玩吗?
好玩。
石狮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位于石狮市石金路299号,毗邻世茂摩天城。 馆内设九厅一院,涵盖两个故宫专题展厅、世茂珍藏展厅、丝路山水地图数字展厅、特别展厅紫禁书院(泉州分院)等。
九、洛阳丝绸之路博物馆收门票吗?
洛阳丝绸之路博物馆目前尚处建设期,拟于2023年建成开放。参照大运河博物馆门票收取办法,估计不会全部免票。
洛阳丝绸之路博物馆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位置位于洛龙区白马寺镇,据丝绸之路东方起点汉魏洛阳故城遗址约5公里。
洛阳丝绸之路博物馆基本陈列拟以“世界的丝路、洛阳的宏篇”为主题,遴选丝路精品文物,讲述丝路精彩故事,见路、见人、见物、见精神,突出“丝路起点——洛阳”在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上的特殊历史地位和作用,展示丝绸之路作为欧亚大陆中西文化交流的孔道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以及在“一带一路”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开启丝路新篇章中体现的开拓性和进取性。
具体来看,洛阳丝绸之路博物馆拟通过“丝路漫漫 绵亘万里”“丝路起点 洛阳回响”“丝路新声 古都宏篇”三大部分构架起古代与现代的桥梁,为洛阳古老的“丝路基因”赋予崭新的时代精神,并使其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从而推动丝路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该博物馆第一部分“丝路漫漫 绵亘万里”将以数字厅的方式呈现,重点展示丝绸之路上的“城、路、关、驿”,通过对丝绸之路关键性关隘节点及部分场景的数字化还原展示,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让大家在展览现场通过虚拟手段体验到从丝路东方起点洛阳出发穿越到达终点罗马的特殊旅程,领略丝绸之路漫长、艰辛和中西文化交融的魅力。
十、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广州还是泉州?
看到有些人连郑和下西洋的出发港是福州这样有大量文物佐证的问题也要造假,想想还是写点。
所有回答都没答到一个关键的问题。 船。 离开船这个工具谈什么起点就没意义了。
中国的古代帆船分为三种,浙江及以北的主要是沙船,福建的称为福船,广东及以南的是广船。这三种船中最大的区别是沙船和广船是平底船,吃水浅,适合近海航行,而福建生产的福船是尖底船,吃水深,所以福船是中国帆船中最适合远洋航行的船。宋人说:“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船次之,温、明船又次之。
福州人有一个从古到今一直从事的行业 --------造船。
由近海船和远洋船,我们可以对中国古代有海外贸易的港口做个分类,坐商港口(远洋能力一般,主要靠地理位置吸引外商)比如广州等。行商港口(以远航到对方国家贸易为主,某些时段也作为坐商)以福建的福州、泉州、漳州为主,宁波可能也算。
有了这个分类,问题就好解决了。
坐商型的港口最辉煌的起点当然是广州了。广州的地理位置太优越了,任何南海来的外商基本上都会选择广州作为交易港,所以广州最早的海丝文物是汉代的,福建的地理位置差,福建迄今发现最早的海丝文物是在福州发现的唐代文物。
行商型港口主要是福州和泉州,我倾向福州,泉州海丝史太短了,还是色目人主导的。
福州最早是在汉代以东冶的名字,作为南北方物资转运港记上史书的。其后福州人开船四处闯荡的记录颇多。
比如资治通鉴记载:六朝梁末,福州称为晋安郡,福州人陈宝应攻略江浙一带,当时江浙东境闹饥荒,会稽尤甚,饿死者十占七八,饥民多卖身求活。时晋安丰收,陈宝应乘机发兵,从海道攻占临安、永嘉、会稽、余姚、诸暨等地。又运去大量谷米,取回大量玉帛、人口,江浙间能驾驭舟车者也多投归闽中。陈氏由此资财大增、兵多将广,晋安的势力一时强盛。
福州造船见于史料的最早是在三国东吴时期,孙权曾在今天的福州开元寺以东,设立造船机构“典船校尉”,“谪徒造船于此” 。公元269年吴国派大军从南台(今天的福州仓山区)进攻交趾(越南河内),这证明福州南台港是吴国的海军基地和造船中心。
隋朝时,福州人已经知道琉球国(今天的日本冲绳县)在福建的东面,甚至连航程也已经明确,“琉球国,居海岛之中,当建安郡东,水行五日而至。土多山洞。”
唐朝天宝三年(公元744年),鉴真和尚与日本人荣壑、普照到福州买船以东渡日本。
迄今福建发现的最早的海丝文物 -----波斯孔雀绿釉陶瓶
这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福建的闽国第三主王延钧妻刘华墓出土的。所谓孔雀绿釉,是一种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的低温彩釉。这种釉陶器起源于古波斯地区,我国隋、唐、五代的陶瓷器中基本不见,因此,不可能是我国古代窑口的产品,而是从古代波斯传入的波斯陶瓷。由于墓葬是五代的,所以这瓶子应该是 9世纪以前波斯产的,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到达福州。
唐朝和五代闽国时期,福州与日本、朝鲜、东南亚以及印度的海上贸易更加频繁。天成三年(928年),“新罗僧洪庆自唐闽府航载大藏经一部至。”;唐大中七年(公元853年)日本人圆珍和尚随商船来到福州,在福州开元寺就中天竺般恒罗学悉昙。据《入唐五家传》记载,咸通六年(865年),有日本商船“自大唐福州得顺风五日四夜著值嘉岛”。
天佑三年(906年)又有“西天国僧声明三藏”来福州讲经布道。此外,当时大批阿拉伯帝国(黑衣大食)的商人也蜂拥而至福建沿海口岸(包括福州)贸易,以至有“海夷日窟,风俗时不恒”的说法。
有些人谈到唐朝泉州如何如何,其实说的是福州,当时的泉州改名福州,把泉州地名给了今天的泉州,今天的泉州没有任何文物可以作证唐朝的海丝历史,而福州还有一个著名文物可以佐证: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
这是唐朝皇帝表彰闽王王审知治闽功绩以及记载了开辟甘棠港的历史。
宋朝福州太守蔡襄的《荔枝谱》载:“舟行新罗、日本、琉球、大食之属”
天禧三年(公元1019)福州人卢煊等率一百人组团赴高丽经商,举国轰动;宋朝进士洪迈编写的《夷坚志》记载:“绍兴二十年(1150年)七月,有舟自东南飘至甘棠港(福州港),载三男子一妇人,沉檀香数千斤,自言家在南台(福州仓山区),出国十二年始归闽县”,这说明在宋朝已有不少福州人侨居海外。
南台,也就是南台岛,就是今天的福州仓山区,当时已经成为客商往来的大港。南宋大诗人陆游在福州时写了一首南台的诗。《渡浮桥至南台》写到:“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可见当时福州南台的繁荣辉煌。
南宋到元末应该算是泉州的辉煌期,但是泉州也只是海外贸易的众多港口之一,可能是最大,但并不唯一,有很大的短板。这短板就是北向日本琉球贸易。众所周知,泉州市舶司很长时间是由色目人掌控的,色目人从南海而来。只对东南亚以及阿拉伯地区的航线感兴趣,对于北上日本、琉球、朝鲜没什么兴趣,所以这一时期南向贸易港口主要是泉州和广州,而北向贸易主要港口则是福州和宁波,这是日本冲绳大学学者对日本沿海出土的文物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明代,福州长期在远洋船舶制造上的优势终于受到朝廷的重视。据《明成祖实录》记载:“永乐元年(1403年)五月辛巳,命福州都司造海船百三十七艘”。“永乐二年正月……癸亥,将遣使西洋诸国,命福州造海船五艘。”福州成为郑和下西洋海船的主要造船基地。每次下西洋前郑和都要在福州太平港停留很长时间,有时多达十个月,等待造船以及招募水手。
郑和在福州长乐留下了不少文物
天妃灵应之记碑
郑和钟
圣寿宝塔当年是俯瞰太平港的瞭望塔,也是郑和下西洋船队进入太平港的航标塔
可笑郑和有这么多文物留在福州,居然还有人硬要把郑和史迹拉到泉州去,哈哈。
明清两代福州海外贸易还有一个重要地点:琉球
福州人最早发现并经营琉球航线,明初,琉球中山王察度在朝贡时提出要求赐予一些中国人丁,以便更好地学习中国文化及来往通商,朱元璋接受察度王的邀请,赐闽中舟工三十六姓,主要是以福州人为主,称为闽人三十六姓。迁往琉球后,他们主要集聚在久米村,故日本亦称闽人三十六姓为“久米三十六姓”。闽人三十六姓的后裔世代负责航海、造船、外交文书的编写、翻译、对华贸易等事务,因此在琉球社会中地位较高,诸如外交官等高级职位,多有三十六姓后裔担任。今天冲绳县首府那霸市,建有一座中国式园林公园称为福州园,就是为了纪念两地几百年的历史渊源。福州本地也建柔远驿供琉球人学习时居住。
柔远驿
清朝,中国整体上落伍了,福州作为通商口岸之一,有一段时间,中国40%的茶叶出口是通过福州,但是这时中国的远洋航海技术已经落伍了,这条福州到伦敦的茶叶航线是由英国的帆船运营的。
福州人对东南亚也是有经营的,比如甘薯,就是福州人陈振龙从东南亚引种回福州的。
所以就行商而言,可能最繁荣的一小段时间属于泉州,元末之后,泉州港沉沦至今,福州则是历朝历代都能够有所表现,而且作为中国从古代到红朝建国前,中国最重要的远洋造船基地,参与了中国最辉煌的郑和下西洋,从帆船到轮船再到铁甲舰,福州造船史就是浓缩的中国造船史。
最后,丝绸之路电影节,这是国家主办的,轮流在西安和福州主办,这或许可以说明官方对这事情的态度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