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布拖县的历史沿革

来源:www.yingdongcun.com   时间:2023-09-02 11:47   点击:267  编辑:admin   手机版

布拖县的历史沿革

布拖为彝语“布特”之译音。“布”指刺猬,“特”指松树。古称基那布特。

两汉属越崔郡管辖。

元称里州。

清属西昌管辖,遂为布拖。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布拖属普格设治局辖

1955年建布拖县。

1960年撤布拖县建制并入普格县,

1963年恢复布拖县。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古城墙的建立年代及有关修复历史?

商丘古城建于明正德六年,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使古城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城墙周长 3.6 公里,有东西南北四门。城内地势为龟背形。城内建筑多为四合院建筑。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为防金木相克,古城东西两门相错一条街,成为中国古城中的唯一。如今商丘古城内街道仍保持着古代的建筑风貌。坐落在古城内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侯方域的 “ 壮悔堂 ” 招引着八方的游客。在城南古宋河边有名扬中外的、镌刻着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手迹《八关斋会报德记》的八关斋。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商丘古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多位侍郎、巡抚、御史、总兵等。由于几千年来黄河决口所致,在目前商丘古城以下还叠压着西周宋国和汉唐朝时的睢阳古城、宋朝的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等几朝古城。商丘古城现为中国保存完好古城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商丘古城于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破土动工,历时八载于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基本竣工,之后又几经修补完善,直至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才形成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形如“‘古铜钱币’外圆内方”的独特格局。这与世界遗产标志的外圆内方基本一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