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为什么赤道偏北的地区盐度要比赤道偏南的地区略低呢?

来源:www.yingdongcun.com   时间:2023-04-19 13:07   点击:6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为什么赤道偏北的地区盐度要比赤道偏南的地区略低呢?

盐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蒸发和河川径流等。副热带高压带的贺谨温度并不比赤道低压带低很多.但因为它是高压带,降雨量相誉瞎对于赤道的低压带少很多.撒哈拉大沙漠就处于副热带高压庆拍空带.同纬度的中国,要不是有季风,中国可能很大一块就被黄沙覆盖(扯远了).温度决定蒸发量,而降雨量的多少就影响了盐度.

有答案说赤道偏北点降水量神缓判更大,如果是这个原因,为什么降水量大?因为北部受海陆位置影响,海游改多。

北部受降水影响,赤道以北一线降水都多,南部少,且大洋也多:如:太平洋。。。。。。洋多,可稀释盐,所以赤道偏北的地区盐度要比赤道偏南的地区哪拦略低!

二、赤道是如何形成的?

由于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高空气压较高,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又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运动至北纬30度时便堆积下沉,使该地区地表气压较高,又该地区位于副热带,故形成副热带高压。空陵轿赤道地区地表气压较低,于是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表,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低纬环流。在地表,副热带高压地区的气压较高,因此汪做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在极地地区,由于气温低,气流收缩下沉,气压高,气流向赤道方向流动。来自极地的气流和来自副热带的气流在60度附近斗肆相遇,形成了锋面,称作极锋。此地区气流被迫抬升,因此形成附极地低气压带。气流抬升后,在高空分流,向副热带以及极地流动,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信风流陵陆不对称于赤道这一事实,就是赤道逆流产生的原因】不对称是指没有紧挨赤道线对称。信风流就是指的在 东北信风 下形成的 北赤道暖流 和在 东南信风 下形成的南赤道暖流。  最重要的,这里所说的信风流不对称于赤道,是指信风流是对称于赤道低气压带形成,因此信风流的洋流海水不是从赤道线就开始向南北流动,而是从赤道低压带的北纬5°以北和南纬5°以南的海域开始形成洋流的。而中间就由赤道低压带控制形成的无风带。因此,南北赤道暖流流走之后(把海水带走了一部分),它们中间的狭长无风带的海域水位会相对较低,南北赤道暖流水位较高,赤道暖流的水就要往中间流,此时就形成了补偿流(即赤道逆流)赤道逆流  又称“反赤道流”。南、北赤道海流间的逆向海流。自西向东流动,以补充大洋东部因赤道海流带走的海水,故具有补偿流和倾斜缓竖流性质。赤道逆流位于北纬3°―5°到10°―12°之间,其流速约40―60厘米/秒,最大为150厘米/秒。冬季较小,只有15―30厘米/秒以下。由于终年经历强烈的增热和淡化过程,故赤道逆流的表层水具有高温低盐的特性。赤道逆流的位置与赤道无风带一致,偏于赤道以北,信风流不对称于赤道扰汪大这一事实,就是赤道逆流产生的原因。大西洋赤道逆流的范围较小,在北半球,冬季在西经24°以东,夏季到西经50°;太平洋的赤道逆流最强,它横贯大洋,东西长1500公里,南北宽500公里;印度洋赤道逆流只在南半球冬季出现。

哈得来模式表示在南北半球各有一个单一环流,在低空空气向西并向赤道流动,在高空空气向东并向极地流动。三圈环流理论假定在每个半球上各有两个哈得来环流,一个出现在近败搜赤道地区,一个出现在近极地区域。在两个环流之间是费雷尔环流,在费皮茄雷尔环流圈中,地面空气向东并向极地流动,高空则向西并向赤道流动。三圈环流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地表面所观测到的风系:热带东风信风带,中纬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但是,这个理论与下列事实不一致:在高空中纬度西风带不是改变方向,而是风速变得更强;其次,在热带高空气常常很弱,或根本不存在;并且在三圈环流中向燃枯察极地输送的能量不如热带大气从太阳辐射中得到的能量为多。此外,三圈环流理论不能解释大气中角动量的输送。

三、分析赤道几内亚大陆部分1、2月份平均日照6小时以上,9、10月份仅4小时以内的原因?

赤道几内亚大陆部分1、2月份平均日照6小时以上,主要原因是赤道几内亚位于赤道芹腔以北,一月份和二月份气压带风带向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到赤道以南,此时赤道以北的赤道几内亚大陆部分降水比巧歼较少,日照时间相对长孝首冲一些。9、10月份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两侧,赤道几内亚陆地部分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比较多,阴雨天气多,日照就比较少一些,日照仅4小时以内。

祝你学习进步!

四、北半球和赤道哪个先看到日出?

要看季节的,夏季太阳在赤道以北,好燃就是如袜裤北半球先看到,冬季太阳在赤道以南就是南半球先看到渣简,春季和秋季都是赤道!

这得分情况,二分日的时候,全球同时看到日茄哪出

北半球夏半年的时候芦纳让,同一经度赤道以北先看到日出

冬半年的时候,同一经度陪局赤道先看到日出

要看在何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