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赤道附近的海水
印尼啊,好多岛啊,是他
二、赤道海边旅游地图高清版下载
赤道在地图上最中间的位置。当然前提是世界地图。
如果是一个区域地图,赤道位置就有不同位置。对于北半球地图而言,赤道在南方,也就是地图最下边。如果是南半球地区,赤道在北边。例如我国的曾母暗沙在赤道附近偏北方向,却在我们中国地图的最南边。
三、赤道附近的海岛
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 赤道穿过的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赤道穿过的地形区:马来群岛(亚洲)、东非高原(非洲)、刚果盆地(非洲)、安第斯山脉(属科第勒拉山系,在南美洲)、圭亚那高原(南美洲)和亚马逊河口(南美洲)。 赤道穿过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亚洲、非洲、大洋洲)、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和山地气候(南美洲)。
四、赤道附近的海
海南在赤道的北面。海南处于北18度到20度之间,在中国的最南端。海南南部是南中国海,西部与越南相望,北部是琼州海峡,对面是广东和广西。海南陆地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海南风光秀丽,气温适宜,空气清新,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五、赤道海域
厄尔尼诺天气一般持续6-18个月不等。厄尔尼诺现象是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升高并持续一段时间的气候事件,通常会影响全球气候。这种现象一般会在热带太平洋发生,在一年到数年的时间里,会影响到全球的天气和气候。因此厄尔尼诺天气也会持续一段时间。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相对,都是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变化的表现。厄尔尼诺现象会使全球大气温度升高,导致海平面升高、降雨量变化等影响。而拉尼娜现象则相反,会导致全球气温下降、干旱等影响。了解这些气象现象对预测自然灾害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六、赤道海面
南方涛动是太平洋与印度洋间存在的一种大尺度的气压升降振荡。当太平洋上气压变高(低)时,印度洋上从非洲到澳大利亚气压变低(高),即两地气压的距平有反向的变化。
其最大正相关中心位于澳大利亚北部至印度尼西亚的低压区;最大负相关中心位于东南太平洋高压区,在东北太平洋亦有一较大的负相关区。
因此塔希提(148°05'W,17°53'S)或复活节岛(109°30'W,29°00'S)与达尔文(130°59'E,12°20'S)两地的海平面气压差的距平值被普遍地用以表示南方涛动的特征指数,称为SOI。
七、赤道的海边
文莱位于东南亚,又靠近赤道,属于典型的热带海洋气候。
这种气候的特点是白天天气热,晚上天气凉。这里全年没有季风气候中所谓的旱季,没有很干燥的天气,一般空气湿度都比较大,是温暖潮湿的天气。
一般来说,这里最潮湿的季节在每年的十月份到来年的三月份这段时间。其中十二月份和一月份这两个月份是降雨最集中的时候,降水量很大,非常充沛。但是这里全年的气温变化不大,总体比较平稳,由于有凉爽的海风,所以即使地处热带年平均气温也不超过30摄氏度,非常温暖宜人,既不很冷也不很热,真是难得的舒适气候。
八、赤道附近的海岸
东经100度赤道0度是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是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漫长海峡,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
马六甲海峡是缅甸海里的东南狭长海域、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道,西岸是印度尼西亚所属的的苏门答腊岛,东岸是西马来西亚和泰王国的南部,面积为65000㎞2。海峡长度为800千米,状似漏斗,其南口宽只有65千米,向北渐宽,到印度尼西亚的沙璜市和泰王国南部的克拉地峡之间的北口已宽达249千米。马六甲海峡因在马来亚海岸上的贸易港口马六甲而得名,该城在16和17世纪时是重要的港埠。
马六甲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是缅甸海里的东南狭长海域,东南端通过新加坡海峡连接中国南海。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最窄处37千米,水深25至150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也是亚洲与大洋洲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处于赤道无风带,终年高温多雨,风力很小,年均气温25℃以上,年均降水量2000-2500毫米,马六甲港等地达3000毫米,甚至更多。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风力微小,4-5月、10-11月可能出现猛烈的暴风雨,但一般历时短暂,不过数十分钟,对船舰航行阻碍不大,世人称马六甲海峡是风平浪静的航行海峡。
九、赤道海边旅游地图高清版大图
赤道在地球的中间位置,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其半径为6378.2km,周长为40075.02千米。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