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何时起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只要两种情况:
1、春分日(大约每年3月21日)和秋分日(大约每年9月23日)这两天全球各个地方昼夜都平分;
2、赤道纬线上的各个地方全年天天昼夜都等长。
地球上任何地方昼夜交替一次,称为一天,如果以太阳日作为时间计算,那么一天就是24小时,除了发生极昼和极夜现象,一般一天可以分为白天(昼)和夜晚(夜)两个时间段,两者时间相加刚好是24小时。
二、从何时起太阳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等长?
1,春分日(大约每年3月21日)和秋分日(大约每年9月23日)这两天全球各个地方昼夜都平分;
2、赤道纬线上的各个地方全年天天昼夜都等长。
地球上任何地方昼夜交替一次,称为一天,如果以太阳日作为时间计算,那么一天就是24小时,除了发生极昼和极夜现象,一般一天可以分为白天(昼)和夜晚(夜)两个时间段,两者时间相加刚好是24小时。
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称降分。
而在南北两极,秋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
三、冬季赤道昼夜长短?
任何时候包括冬季在内赤道昼夜都是一样长。
赤道白天黑夜总一样长,因为任何时候昏晨圈将地球一分为二,即一半是白昼,一半是黑夜,赤道与昏晨圈的圆心都是地球的球心,因而昏晨圈将赤道分成二份等长的半圆,所以赤道任何一天昼夜是等长。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也是地球上的零度纬线。一年当中,赤道有两次太阳直射,所以赤道地区属于热带,终年天气炎热,气温很高。赤道的圆心与地心是重合的,它也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全长4万多千米。
赤道穿过了加蓬、刚果、扎伊尔、乌干达、肯尼亚、索马里、马尔代夫、印度尼西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巴西等许多国家。在这些国家,人们用不同的标志来表示赤道线。
四、几月几号太阳直射赤道?
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3月21日)或秋分日(9月23日)。
一年四季,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维度)是变化的,但变化是有范围的。这个范围就算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其中南回归线的维度是南纬23度27秒(大约23度半),北回归线的维度是北纬23度27秒(大约23度半)。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维度),与节气有一定的关系。夏至时,太阳直射点达到最北端,就算北回归线上,然后直射点缓缓南移,到了冬至时,太阳直射点达到最南端,就算南回归线上,然后直射点再缓缓往北移,周而复始。
五、太阳每年直射赤道几次?
从一年开始算 到秋分之前,太阳直射南半球,直射地点向赤道运移,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秋分后,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半球运移,夏至时,直射北回归线。夏至后,太阳直射点向南运移,到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秋分后,直射点向南运移,到冬至时,直射南回归线。因此,太阳一年有两次直射赤道:春分这一天和秋分这一天。
六、赤道地区的昼夜长短?
赤道上的白天和黑夜的时间长度是相等的。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一年当中,赤道有两次太阳直射,所以赤道地区属于热带,终年天气炎热,气温很高。赤道的圆心与地心是重合的,它也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全长4万多千米。
七、太阳直射点直射赤道的日出时刻?
太阳直射点直射赤道的时候,日出时刻为早上六点。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的时候,全球昼夜平分因为一昼夜为24小时,所以昼长和夜长均为12小时,我们规定一天中当太阳直射点为最高的时候,为正午12点,因此在太阳直射赤道时上午为六小时,下午为六小时。所以日出时刻为早上六点,日落时刻为18点。
八、冬至日全球各地昼夜长短?
北半球夏至日昼长最长,冬至日昼长最短;南半球冬至日昼长最长,夏至日昼长最短;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每年的12月21、22日或23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即南纬23°26′),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白昼越长,黑夜越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则完全相反。地球上距南回归线越远的地方,太阳光线越倾斜,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
相比之下,此时南半球比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多。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发散的少,所以在短时间内气温继续降低。一般北半球12、1、2三个月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
九、太阳直射赤道是什么节气?
春分和秋分节气
一年中应该只有春分和秋分2天昼夜时间一样长。春分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四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3月19日~22日中的一天,即农历的二月十四日,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后白昼越越长,夜间越越短,直至秋分。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白天越越短,夜晚越截止长,直至春分。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点都在赤道,但你只要记住,地球公转是西向东的(逆时针),按季节推,冬至后便是春分,夏至后是秋分便可知道
十、直射点在赤道上时赤道上太阳的日出时间,作业急用?
太阳直射点为12点,是指地方时的正午时刻,而日出日落时间要受到季节的影响.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有约23.5度的夹角,所以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的直射点总是在变化,变化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在春分、秋分时,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只有在这时,日出日落时间才恰好是6点和18点.一旦太阳的直射点偏离赤道,虽然太阳的直射点在世界各地仍是12点(当地时间),但日出日落时间就变化了,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时,南半球白天变长,日出时间早于6点,日落时间晚于18点,而同期,在北半球,恰好相反.当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时,南极地区太阳是不落的,就是极昼现象了.当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时,就是南半球的夏至、北半球的冬至了,这一天,南半球的白天最长,日出时间最早,日落时间最晚,而同时在北半球,日出时间最晚,日落时间最早.到太阳的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时,情况恰好是相反的.所以太阳直射点的时间为12点,但地方日出日落的时间不一定是6点或18点,它要受到季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影响.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