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射点在赤道上时赤道上太阳的日出时间,作业急用?
太阳直射点为12点,是指地方时的正午时刻,而日出日落时间要受到季节的影响.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有约23.5度的夹角,所以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的直射点总是在变化,变化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在春分、秋分时,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只有在这时,日出日落时间才恰好是6点和18点.一旦太阳的直射点偏离赤道,虽然太阳的直射点在世界各地仍是12点(当地时间),但日出日落时间就变化了,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时,南半球白天变长,日出时间早于6点,日落时间晚于18点,而同期,在北半球,恰好相反.当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时,南极地区太阳是不落的,就是极昼现象了.当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时,就是南半球的夏至、北半球的冬至了,这一天,南半球的白天最长,日出时间最早,日落时间最晚,而同时在北半球,日出时间最晚,日落时间最早.到太阳的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时,情况恰好是相反的.所以太阳直射点的时间为12点,但地方日出日落的时间不一定是6点或18点,它要受到季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影响.
二、几月几号太阳直射赤道?
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3月21日)或秋分日(9月23日)。
一年四季,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维度)是变化的,但变化是有范围的。这个范围就算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其中南回归线的维度是南纬23度27秒(大约23度半),北回归线的维度是北纬23度27秒(大约23度半)。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维度),与节气有一定的关系。夏至时,太阳直射点达到最北端,就算北回归线上,然后直射点缓缓南移,到了冬至时,太阳直射点达到最南端,就算南回归线上,然后直射点再缓缓往北移,周而复始。
三、太阳每年直射赤道几次?
从一年开始算 到秋分之前,太阳直射南半球,直射地点向赤道运移,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秋分后,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半球运移,夏至时,直射北回归线。夏至后,太阳直射点向南运移,到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秋分后,直射点向南运移,到冬至时,直射南回归线。因此,太阳一年有两次直射赤道:春分这一天和秋分这一天。
四、太阳直射点直射赤道的日出时刻?
太阳直射点直射赤道的时候,日出时刻为早上六点。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的时候,全球昼夜平分因为一昼夜为24小时,所以昼长和夜长均为12小时,我们规定一天中当太阳直射点为最高的时候,为正午12点,因此在太阳直射赤道时上午为六小时,下午为六小时。所以日出时刻为早上六点,日落时刻为18点。
五、现在的太阳直射点在?
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点都在赤道春分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四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3月19日~22日中的一天,即农历的二月十四日,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后白昼越来越长,夜间越来越短,直至秋分.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白天越来越短,夜晚越来截止长,直至春分.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六、太阳直射赤道是什么节气?
春分和秋分节气
一年中应该只有春分和秋分2天昼夜时间一样长。春分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四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3月19日~22日中的一天,即农历的二月十四日,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后白昼越越长,夜间越越短,直至秋分。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白天越越短,夜晚越截止长,直至春分。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点都在赤道,但你只要记住,地球公转是西向东的(逆时针),按季节推,冬至后便是春分,夏至后是秋分便可知道
七、从何时起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只要两种情况:
1、春分日(大约每年3月21日)和秋分日(大约每年9月23日)这两天全球各个地方昼夜都平分;
2、赤道纬线上的各个地方全年天天昼夜都等长。
地球上任何地方昼夜交替一次,称为一天,如果以太阳日作为时间计算,那么一天就是24小时,除了发生极昼和极夜现象,一般一天可以分为白天(昼)和夜晚(夜)两个时间段,两者时间相加刚好是24小时。
八、赤道全年太阳直射温度多少度?
太阳徘徊于赤道附近,因此使赤道气候常年高温,赤道的年平均温度是:30摄氏度-33摄氏度左右,赤道南北两侧5-10度之间区域的年平均温度为25-28摄氏度,赤道地区最高温度很少达到35摄氏度。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也是地球上的零度纬线。一年当中,赤道有两次太阳直射,所以赤道地区属于热带,终年天气炎热,气温很高。赤道地区的气温差别很小,最热月份和最冷月份的平均温度之差只有4摄氏度。在一天之内,午后最高温度和清晨最低温度之差却有8摄氏度左右。这样就形成了四季界限不明显,日温度变化大于年温度变化的特点。
因终年高温而终年闷热,只有短暂的海风,才能使闷热稍减,风息之后,又闷热异常。
九、6月25日太阳直射点在北纬?
因为正是夏至刚过,太阳直射点当然在北纬,又没错。
十、立夏太阳直射点在哪儿啊?
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5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了黄经45°时开始。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习惯以此日作为夏季开始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农历)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即立春。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皆假大也。”
这就是说,“立夏”时节,太阳直射点越过赤道日益北上,气温地温越来越高,随着雨水逐渐充沛,农作物生长日益渐旺,未来的丰收景象几乎唾手可得。
此时,田间管理自然日益繁忙,所以有农谚说:“立夏三朝遍地锄。”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