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怎么去北极旅游呢?

来源:www.yingdongcun.com   时间:2023-04-26 14:10   点击:135  编辑:admin   手机版

怎么去北极旅游呢?

1,乘坐核动力破冰船五十年胜利号

公司:Quark运营前两期,Poseidon运营后三期。

时间:每年6中旬到8月中旬,共五期,每期13天左右票价:3万美元起

.

2,飞去飞回北极点(比如北极点马拉松)

公司:Barneo Ice Camp

时间:4月中旬,行程3天

票价:23500欧元

.

3,2021年下水的夏古号破冰船

公司:庞洛邮轮

原本muyi要乘坐该船去北极点的…结果疫情影响,你懂的…

时间:7月初到9月初,共四期,每期15天左右

票价:3万欧元起

.

4,飞艇飞去北极点

公司:OceanSky公司

时间:计划从2024年开始,每期36小时,每期16位乘客,每年十几期。

票价:每间房(可容纳2人)200万瑞典克朗(约合22.6万美元,也即每人约11.3万美元,70万人民币左右)

36小时70多万元,每小时两万人民币,富人的世界,我们真的只能仰望了~

于1999年_______月期间进行的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是在上海港出发赴北极考察的。

选C。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

地域: 北极

主要路线: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于1999年7月1日从上海出发,穿过日本海、宗谷海峡、鄂霍次克海、白令海,两次跨入北极圈,到达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和多年海冰区,圆满完成了三大科学目标预定的现场科学考察计划任务,获得了大批极其珍贵的样品、数据和资料。满载着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丰硕成果的“雪龙”船,历时71天,安全航行14180海里,航时1238小时,于1999年9月9日抵达上海港新华码头。路线:由上海出发―日本海―白令海―楚科奇海―北极永久海冰区(期望到达西经170°、北纬80°~82°)―楚科奇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上海。考察返航途中停靠阿拉斯加诺姆(NOME)港进行油水补给。本次考察主要工作区域是白令海、楚科奇海。

起止日期: ~

研究目标:

(一)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和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二)北冰洋与北太平洋水团交换对北太平洋环流的变异影响。(三)北冰洋邻近海域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对我国渔业发展影响。

考察内容:

(一)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和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北极是大气海洋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地区之一,在全球大气气候系统形成和变化中起重要作用。大气与海洋间能量、物质的交换过程主要发生在海―气、海―冰―气界面上。研究海―冰―气能量、物质交换,对正确理解北极地区在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中的作用以及提高我国天气、气候和自然灾害预报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考察经由的海区是世界上最宽的陆架海,多条大型河流汇入该海区,陆源物质向加拿大海盆的输入,将影响北极加拿大海盆的生态结构和环境。西伯利亚陆架海海底由厚厚的沉积层覆盖,对该海区的现代沉积过程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可以揭示北冰洋沿岸陆海相互作用过程,了解陆架海与海盆之间物质交换特征和机理,揭示生源要素的源和汇的作用。 (二)北冰洋与北太平指段洋水团交换对北太平洋环流的变异影响。 北冰洋海盆中由北极过程形成的低温高盐水体与大西洋和太平洋水系的交换,严重影响着这些大洋的海洋学环境。北冰洋的楚克奇海和太平洋的白令海是两大洋水交换的必由之路,决定北冰洋在全球变化过程中对我国环境与资源的深刻影响。通过对白令海、楚克奇海及海盆衔接区的水文、营养盐、化学示踪物及海冰的调查研究,阐明该海区的水系结构和环流特征及其与加拿大海盆的水体交换,提出北冰洋与北太平洋的水体交换和物质输运模式,探讨北冰洋与西太平洋和我国近海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贺丛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北冰洋邻近海域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对我国渔业发展影响。 北极海洋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保持着一定程度的敏感性,存在明显的作用和反馈。北冰洋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器”之一,也是21世纪重要的生物资源基地。 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远洋渔业国家,其中分布在北太平洋从事作业的渔船约有120艘,占海外渔船总数的八分之一,而产量却占海外总产量的26.4%,因此,在北冰洋及周边公海海域进行结合海洋环境的渔业资源的综合调查,将对在该海域从事渔业生产的我国远洋渔船作业产生直接的指导意义,为我国在上述海域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摘要、意义(中文)

这次考察获得了一大批珍贵的样品、数据资料等,其中包括北冰洋3000米深海底的沉积物和3100米高空大气探测资源数据及样品;最大水深达3950米的水文综合数据;5.19米长的沉积物岩芯以及大量的冰芯、表层雪样、浮游生物、海水样品等。 根据初步分析,参加这次北极考唯拍誉察的科学家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和新发现。如大气科学家发现了北极地区上空蒙盖着一层厚厚的“棉被”――逆温层,它远比原来想象中的要厚,同时发现了该逆温层的屏障作用;我国科学家通过此次考察,首次确认了“气候北极”的地理范围,为全面了解北极做出了中国人的贡献;科学家们还发现北极地区的对流层偏高,这对研究我国季节变化和气候状态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首次北极考察的圆满成功和所取得的多项创新与突破,为本世纪我国极地科学考察谱写了又一曲凯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