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有哪些著作可以了解河西走廊所有的石窟?

119 2024-01-10 08:42 admin   手机版

一、有哪些著作可以了解河西走廊所有的石窟?

河西石窟,是分布于甘肃河西走廊沿线上各石窟群的总称。包括莫高窟、榆林窟、马蹄寺、西千佛洞、文殊山石窟、昌马石窟、天梯山石窟等。

1.关于莫高窟的图书著作:比较通俗的《我眼中的莫高窟》作者:唐莉芸,付华林著

研究型的《莫高窟的守望者》作者:赵声良著

报告文学型的《莫高窟的精灵 一千年的敦煌梦》作者:王家达著

2.关于榆林窟的图书著作:《安西榆林窟》出版社:文物出版社。《榆林窟艺术 》作者:樊锦诗

3.关于马蹄寺的图书著作:《马蹄寺石窟 》作者: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 张掖市文物保护研究所 / 姚桂兰

4.关于西千佛洞的著作:这是一本绘本,但十分精美《千佛洞传奇 》作者: 豆明亚 编文 / 黄冠馀 / 豆明亚

5.文殊山石窟:文殊山石窟的公开资料极少,可以参考《文殊山石窟 》作者: 姚桂兰 主编

6.昌马石窟著作:昌马石窟开凿于五代宋初,原有石窟共计24座,但曾经历过强烈地震,现只有4座洞窟幸存,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为了对仅存的4座洞窟进行保护,当地实施了“封闭保护”,对外“谢绝参观”,这里也被封藏“深闺”,鲜有人问津。

7.关于天梯山石窟可以看纪录片:央视纪录片《河西走廊》第五集“造像”——中国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视频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Z4y1W7X3?from=search&seid=3660977138054111675

二、河西走廊入口?

河西走廊起点是乌鞘岭,终点是玉门关,因此乌鞘岭和玉门关都可以说是河西走廊的入口。

河西走廊,简称“河西”,是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与新疆边界以东,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200公里不等,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条堆积平原。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河西走廊。

三、河西走廊起点?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中部),西至玉门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戈壁滩中),东西长约1,000公里,主要城市有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历史文化名城,以及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市。

四、河西走廊经度?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东经102度07分-103度46分)西至玉门关(东经E93°51′49.57″),东西长约1,000公里。

河西走廊,简称“河西”,是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与新疆边界以东,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200公里不等,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条堆积平原。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河西走廊。

五、河西走廊典故?

河西走廊都夹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之间,狭长且直,形如走廊,因地处黄河之西,被称为“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Hexi Corridor),古称雍州、凉州,简称“河西”,晋朝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大凉在此建都。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又称雍凉之地,是古凉州、雍州的属地,治所所在地,西北首府所在地。

扩展资料:

河西走廊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其辉煌从西汉开始一直延续到了民国。先秦时期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再到悠久的宗教融合,民族融合,尤其是佛教,西域高僧、大师云集,大小乘佛教是通过河西走廊传入长安。

古代四大译经家有三位与河西走廊有着深厚渊源,足见河西走廊在中国佛教的地位。很多帝王、大将出自河西走廊,赫赫有名的大将西凉马超、大理段氏皇族、李唐皇族鲜卑、草圣张芝都出自河西走廊。

六、河西走廊诗词?

丰富多彩因为河西走廊地处西北地区,自古就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许多诗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诗篇,如早期的《陇西赋》、唐代的《塞下曲》、苏东坡的《走马川岗》等等。这些诗词不仅描述了大漠风光和草原情怀,还融入了西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元素,丰富而多彩。值得一提的是,河西走廊史上的文化名人也不少,如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宋代书法家米芾等等,他们的作品为河西走廊文化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七、河西走廊海拔?

河西走廊又称甘肃走廊,别称:雍州、西凉、凉州。甘肃省境内,全长1200多公里,最宽处约300公里,海拔高度1500米,其西宽东窄,由一系列北西走东南走向的高山和谷地组成,面积66万公顷,属于祁连山地槽边缘拗陷带,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形成。范围: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南为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北为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是一个狭长平地,形状似走廊,位于黄河以西的地方,故称“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光照时间长,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由于周围高山上常年积雪,融水丰富,灌溉农业发达,形成了武威、张掖、酒泉等大片绿洲,主要水系有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景点有嘉峪关、鸣沙山、卫星基地、张掖丹霞地貌等等。

八、河西走廊简称?

河西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河西走廊。简称河西、雍凉。是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新疆边界以东,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200公里不等,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条堆积平原。

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古凉州、雍州的属地、治所所在地,古西北首府所在地,佛教东传的要道与第一站,丝路西去的咽喉,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战火的栖息场所。自古以来就是富足之地、兵家必争之地。

九、河西走廊特点?

河西走廊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脉以北 、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乌鞘岭以西.又称甘肃走廊.因在黄河以西故名.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窄各处不等,由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最宽300千米.面积8.9万平方千米.海拔一般1100~1500米.大部为祁连山北麓冲积-洪积扇构成的山前倾斜平原.扇形地上部多由砾石组成,多砂碛、戈壁,很少利用.扇形地中下部,地面物质较细,大多为黄土状物质,便于引用河水灌溉,形成绿洲农业区.走廊的河流全属于发源于祁连山地的内陆水系,51条大小河流汇合为石羊河、弱水(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属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年均温约6~11℃.走廊是西伯利亚气流南下 的通道,故冬季达半年之久 .1月均温多在- - 12℃之间,极端最低温超过-30℃ .7 月均温多在20~26℃之间,极端最高温高于40℃ .年降水量30~160毫米 ,而大部地区蒸发量2000~3000毫米,年日照一般在3000小时以上,无霜期约160~230天左右.绿洲农业发达,是中国大西北的粮棉基地之一.自古是东西交通必经的通道,古代的丝绸之路即通过这里.兰新铁路经此

十、河西走廊目录?

河西走廊(又称“甘肃走廊”),包括武威(古称凉州)、张掖(甘州)、酒泉(肃州)和敦煌(瓜州)。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Hexi Corridor),古称雍州、凉州,简称“河西”,晋朝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大凉在此建都。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又称雍凉之地,古凉州、雍州的属地,治所所在地。

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与第一站、丝路西去的咽喉;这里汉时即设四郡,戍兵屯田,是汉朝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后来又因诸多山脉的天然阻隔,成为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战火的栖息场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