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德国俾斯麦号简介?

来源:www.yingdongcun.com   时间:2023-10-10 09:45   点击:17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德国俾斯麦号简介?

俾斯麦号战列舰(英文:KMS Bismarck battleship ),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于汉斯·布洛姆造船厂建造,以德国前首相俾斯麦名字命名的俾斯麦级战列舰首舰。

俾斯麦号战列舰舰长241.55米,舰宽36米,最大吃水9.99米,标准排水量41,637吨,满载排水量50,300吨,最高航速30.12节,最大续航力8,500海里。舰上装备8门380毫米主炮,12门150毫米副炮和36门机关炮,是二战时期著名的战列舰之一。

二、德国俾斯麦级战列舰有哪些?

德意志级战列巡洋舰,国外称装甲舰或者袭击舰。包括“德意志”号(Deutshland),“舍尔海军上将”号(Admiral Scheer),和“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Admiral Graf.Spee)。“德意志”号是基尔的德意志船厂建造。“舍尔海军上将”号和“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均是,威廉港海军船厂建造。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有“沙恩霍斯特”号(Scharnhorst)、“格奈森瑙”号(Gneisenau)。 “沙恩霍斯特”号是,基尔的德意志船厂建造。“格奈森瑙”号是,威廉港海军船厂建造。俾斯麦级战列舰。有“俾斯麦”号(Bismarck)和“提尔皮茨”号(Tirpitz)“俾斯麦”号在汉堡布洛姆·福斯船厂建造。“提尔皮茨”号是威廉港海军船厂建造。之后的兴登堡级战列舰等建造计划被取消,材料用在潜艇上。

三、俾斯麦怎么统一德国的?

1864年,俾斯麦联合奥国发动对丹麦的战争,迫使丹麦放弃两个公国。

这时,俾斯麦认为“如果奥国不在战场上遭受失败,它不会允许普鲁士成为统一德意志的主宰。

”于是在1866年发动了对奥战争并取得胜利,从而巩固了普鲁士在德国的统治地位。

1867年成立了以普鲁士为中心的北德意志联邦。

但南德四邦由于法国的阻挠还留在联邦之外,1870年又进行普法战争,打败了法军。

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联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国,普鲁士国王变为德意志皇帝,俾斯麦任德意志帝国宰相兼普鲁士首相。

俾斯麦靠“铁血政策”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

四、德国国父为什么是俾斯麦?

德国国父是铁血宰相俾斯麦,,欧洲纵横捭阖之术的集大成者。

他通过高超的外交手段和卓越的军事才能,长远的战略眼光,统一了近百年来四分五裂的德国,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德意志分裂数百年,饱受列强侵略之苦,亟待统一。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提出铁血政策,驳斥自由派的空谈,主张普鲁士以实力统一德意志。他发挥外交才能,纵横捭阖于列强之间,他的纵横捭阖之术,比起春秋战国时的纵横捭阖大家有过之而无不及,策划统一战争,清除统一的障碍,完成统一。德国首次成为了统一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五、德国人对俾斯麦的评价?

德国人对于俾斯麦的评价很高,他是德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自上而下统一德国(剔除奥地利)的代表性人物,德国在二战前建造的满载排水量达到5.04万吨的活力最强的战列舰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也即是我们都知道的“俾斯麦号战列舰”

六、德国首相俾斯麦,是德国权力最大的主吗?

Bismark号称是德国历史上最成功的Reichskanzler(帝国宰相,但希特勒初上台时的头衔也是这个,因当时已是共和国,故翻译成总理;),位极人臣,但仍要听命于德皇。后来威廉二世登基,找个碴儿就送他告老了。

有人开玩笑说,如果当年希特勒吞并了奥地利就收手,那他就是最成功的Reichskanzler,因为他完成了俾斯麦也没有完成的霸业。可惜希特勒野心太大,最终葬送了一切,差点也让德意志民族万劫不复。

七、俾斯麦统一德国的历史意义?

稗斯麦完成了上个世纪60年代对于德意志国家统一,它在德国历史上,或者说是世界近代史上来说都是一件十分重大的历史事件。

德意志的统一结束了德国三百多年来一直处于分裂的状态,从而推动了历程的发展。

俾斯麦对于德国的作用就是运用战争了打击法国三世和沙皇俄国的强权政策,以此保卫了国家的独立。

八、俾斯麦统一德国有哪些因素?

1、当时资本主义快速发展,而德意志当时还是处于分裂邦国的状态,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统一。

2、普鲁士和奥地利是当时最强大的2个邦国,有能力完成统一。

3、俾斯麦在统一过程中运用了艺术的外交、战争手段,通过3次战争完成统一,而正是这些艺术的手段,在关键时刻潜在敌对国都保持着中立的态度。

九、俾斯麦对德国福利的贡献是什么?

1881年11月17日,俾斯麦向帝国议会宣读了皇帝的沼书,宣布国家准备实行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三大类:《疾病保险法》、《意外事故保险法》和《老年和残废保险法》。俾斯麦创建的国家福利,特别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浇筑了德意志的坚实基础,社会矛盾因而得以缓和,到一战前,德国成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典范,各阶层似乎都有一种满足感。

十、19世纪德国俾斯麦政治主张?

奥托·冯·俾斯麦 (Otto Von Bismarck) 1815年4月1日出生于普鲁士雪恩豪森一家大容克贵族家庭,他的 童年是在他父亲的庄园里度过的。大学期间,他曾与同学作过27次决斗。1835年于柏林大学毕业后,俾斯麦回到老家管理自己的两处领地。强壮的体格,粗野的个性,对待农民的残忍,追求目标的毅力和不择手段以及现实主义的态度,构成俾斯麦鲜明的性格特点。

在19世纪40年代,俾斯麦政治上属于顽固的保守派,1848年革命时,俾斯麦在自己领地上组织军队,准备前往柏林“勤王救驾”,武力镇压革命。他尖刻地嘲讽法兰克福全德国民议会中资产阶级代表们的清谈阔论,主张用武力把它驱散。俾斯麦狂热的容克信念和立场赢得国王的赏识,1851年至1858年被任命为普鲁士邦驻德意志联邦代表会的代表,1859年任驻俄公使,1861年改任驻法公使。因此,他能清楚地了解俄国和法国统治阶层的意愿和图谋。

自19世纪50年代后,俾斯麦的政治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他已经受到资产阶级的影响,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经营自己的庄园,逐渐成为资产阶级化的容克。俾斯麦意识到,德国的统一是无法阻止的,要挽救普鲁士君主政体和容克利益,只有掌握统一运动的领导权。这个领导权不能被德国资产阶级所掌握,更不能被无产阶级所掌握,而必须由普鲁士容克所掌握。因此,他一方面主张用强力压服资产阶级,镇压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另一方面他也清楚,欧洲列强,无论是法国还是俄国,都会阻止德国的统一。在德国内部,普鲁士的霸权一定会遇到奥地利的坚决反对。对于这些障碍,只能用武力作为后盾。

1862年6月,俾斯麦出任普鲁士的宰相兼外交大臣。同年9月,在普鲁士议会的首次演说中,他大声宣称:“德国所注意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权力……普鲁士必须积聚自己的力量以待有利时机,这样的时机我们已经错过了好几次……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和1849年的错误——而是要用铁和血。”

俾斯麦的“铁和血”,是他统一德国的纲领和信条,他的“铁血宰相”的别称也由此而得名。俾斯麦正是凭靠这种暴力,大胆而又狡猾地利用国际纠纷和有利时机,决定性地使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道路统一起来。

俾斯麦统一德国的第一步,就是1864年初挑起对丹麦的战争,把属丹麦的石勒苏益格- 荷尔施泰因两公国(居民多数为德意志人)并入德国。第二步是1866年挑起对奥地利的普奥战争。1866年7月3日在萨多瓦战役中,普鲁士获得决定性的胜利。根据1866年8月的布拉格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普鲁士兼并了荷尔施泰因以及战争中站在奥方的几个德意志联邦诸侯国,统一了德意志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北德意志联邦。

俾斯麦统一德国的第三步、就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1870年9月17日,在俾斯麦的挑动下,法国向德国宣战。拿破仑三世吹嘘说,这只是一次“到柏林的军事散步”。但他碰到的已不是昔日的普鲁士,而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坚决反对分裂的德意志民族。1870年9月2日,德军在色当战役取得对法国的决定性胜利,生俘了拿破仑三世。至此,统一南德的障碍已除,德国的民族战争的任务已经完成。俾斯麦驱兵直入巴黎。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宣告了德国的统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也同时出任德意志帝国的宰相。

俾斯麦统一德国后,执行为大资产阶级和贵族地主利益服务的政策,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发展。但他的“铁和血”却没有因此而停止。1871年他参与镇压了巴黎公社。在国内,他为了加紧镇压德国工人运动,于1878年颁布了所谓《镇压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社会治安的法令》(又叫《反社会主义者非常法》);他对外组织军事集团,极力巩固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同时,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掠夺殖民地同英国争夺世界霸权。到19世纪80年代末,俾斯麦的内外政策连遭失败,被迫于1890年3月17日下台。1898年去世。

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从上至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其一生正是德国从封建专制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再走向资本主义列强的重要历史时期。俾斯麦本人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的“铁血” 政策却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德国历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