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对南极的贡献?
中国人从能在南极生存、能在站区附近观测采样,逐渐成为有能力到自己感兴趣、具有科研价值的区域活动
南极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气候最独特、空间最神秘的一片净土,也是科学观测数据最匮乏的地区。这种“最匮乏”不仅体现在科考站空间分布零散,还体现在人类观测的时间很短。作为一项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南极科学考察的意义重大而深远。为了更好地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我国多年来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零的突破。时间倒回1985年2月20日10时整,西南极乔治王岛,我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的落成典礼在欢呼声中举行。首次南极科考队用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提前完成了长城站主体工程,创造了让世人惊叹的“南极速度”。
质的飞跃。在接下来的30多年里,中山站1989年在东南极顺利落成,成为观测研究南极冰盖、冰架、高空大气物理、南极大陆地质、南大洋的理想之地;昆仑站2009年落成,它地处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汇聚了冰芯科学、天文学、冰下地质地球物理、大气科学等学科的前沿领域;泰山站2014年落成,是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重要的中转站点;罗斯海新站,位于东西南极的交界处,正在积极推进建站前期准备工作,未来将是研究南极岩石圈、冰冻圈的绝佳位置……依托科考站,我国南极考察获得综合保障支撑,考察活动范围和领域持续拓展。
建站,仅仅是我国南极科考能力提升的缩影。时至今日,我国已初步建成了涵盖空基、岸基、船基、海基、冰基、海床基的国家南极观测网和“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极考察保障平台。
拿船基建设来说,除了大名鼎鼎的“雪龙”号破冰船,我国还统筹安排“向阳红1号”“海洋六号”等远洋科考船协同作业。2016年12月20日,我国新一代极地破冰船“雪龙2”号在江南造船集团切割车间完成了第一块钢材点火切割。根据建造计划,新船将于2019年上半年交付使用,考察船家族将再添“新丁”。
空基建设也不容忽视。随着我国首架固定翼飞机“雪鹰601”2015年投入使用,极地考察在航空平台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作为空中飞行的“实验室”,“雪鹰601”安装了大气采样、激光雷达、航空重力、航空磁力、穿透雷达等设备,具有进行大气科学、高空物理、冰盖动力、冰下地质等多项科学观测的能力。
在海陆空立体科考平台的支撑下,众多南极科研前沿项目取得可喜进展。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到2016年,南极科研项目总投入3.1亿元,是1985年到2000年的18倍。其中,我国在横穿南极雪冰环境研究、格罗夫山古气候环境研究、南极陨石回收与研究、东南极冰盖起源与初期过程研究、冰穹A的天文观测与研究等领域,均获得国际一流科学成果。总体看,我国初步建立了一支门类齐全、体系完备、基本稳定的科研队伍,对南极地区的总体认识在迅速加深。
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我国已成为重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通过与有关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合作,我国在极地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1983年加入《南极条约》,1985年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成员……自开展南极活动以来,我国几乎参与了所有南极和南大洋观测研究大型国际计划,同时也派出人员参与其他国家的南极考察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合作成效
二、中国对南极保护的贡献?
中国一贯支持《南极条约》的宗旨和精神,秉持和平、科学、绿色、普惠、共治的基本理念,坚决维护南极条约体系的稳定,是南极全球治理机制的维护者、参与者和建设者。中国坚持和平利用南极,加强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致力于提升南极科学认知,鼓励开展南极科学和考察研究,愿为南极全球治理提供更加有效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推动南极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努力构建南极“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其他领域,中国长城站、中山站与周边邻国站点在交通运输、物资支持、医疗援助、人员培训等工作方面保持经常性的互助合作。“雪龙”号考察船和“雪鹰601”固定翼飞机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多次参与南极救助行动。
三、南极旅游对南极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你好。
南极现在已经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其实现在南极对于每年的可登陆人数是有着严格的限制的。全世界每年可以进入南极的人数大约在3万人左右,我国占的名额大概在10%,也就是3千人左右。可以说,机会非常难得。
从个人角度来说,有利在于开拓眼界,探索极地的魅力,有机会亲身体验南极的生态环境,登山滑雪,见到呆萌可爱的企鹅等等从商业角度来说,越来越过度的旅游开发,对南极的脆弱的生态环境影响越来越大。南极温度低,自净能力差,生态环境脆弱,人类活动的逐年增加无疑增大了南极的环境压力。当然,大部分能够去南极旅游的人会有着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但并不是说不会造成影响,毕竟从踏入南极那一步起,影响已经开启。不过现在世界各国也开始重视南极旅游的生态环境保护了,设定y各种法律来限制游客行为和商业开发。
当然,还有高额的花费。
四、南极对中国的重要性?
南极洲大约一千四多万平方千米,是尚未开发的大陆,中国建立了黄河和长江科考站,南极储存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未来开发对我国可持续性发展非常重要,同时也为研究气候变化提供帮助。
五、南极旅游对南极地区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南极旅游对南极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让一般的、非科研工作的人,有机会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个大陆和周围的海域,了解这里的物理、化学、生物活动,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但是南极旅游对南极地区是有风险的,这些风险主要包括:
1.人为引入南极以外的物种(比如鞋上面的细菌),影响南极生态系统;
2.人为破坏南极环境,比如把人造的垃圾,油脂类的化学污染物遗漏在南极;
3.人为捕捉,恐吓,喂养南极的动物,对它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不良影响;
4.加大在南极的科考站的负担,比如有可能要花更多的精力来保护游客.
六、中国赴南极旅游达多少人次?
近年来,南极旅游越来越受到中国游客追捧,根据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7年旅游季,赴南极旅游的中国游客已达5286人次,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2%。目前,中国已超过澳大利亚成为南极旅游第二大客源国。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2月是南极的夏季,也是该地区的旅游旺季。在携程上,以“南极”为关键词,可以预订近百条产品,有极地探索、冰川巡游、摄影巡游等众多特色产品,天数从12日到37天不等,价格最低7万元、最高近30万元。而同样是在线旅游的后起之秀飞猪旅行近年来也与挪威海达路德探险游轮公司合作,开始深耕南极旅游。2017年飞猪南极专线一举成为该平台的年度爆款。另据了解,1月14日到16日,将有500名中国游客从北京、上海、香港出发,前往南京,成为今年飞猪第2000人南极游的首批抵达者。据海达路德探险游轮公司中国区负责人刘结预测,今年的南极旅游将持续走热。
七、南极旅游对南极地区有哪些有益与不利的影响?
南极旅游对南极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让一般的、非科研工作的人,有机会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个大陆和周围的海域,了解这里的物理、化学、生物活动,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但是南极旅游对南极地区是有风险的,这些风险主要包括:
1.人为引入南极以外的物种(比如鞋上面的细菌),影响南极生态系统;
2.人为破坏南极环境,比如把人造的垃圾,油脂类的化学污染物遗漏在南极;
3.人为捕捉,恐吓,喂养南极的动物,对它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不良影响;
4.加大在南极的科考站的负担,比如有可能要花更多的精力来保护游客.
八、2019在中国入境旅游人数?
从入境旅游市场来看,2019年全年入境旅游人数1.45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9%。其中:外国人3188万人次,增长4.4%;香港同胞8050万人次,增长1.4%;澳门同胞2679万人次,增长6.5%;台湾同胞613万人次,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入境旅游人数按照入境方式分,船舶占2.9%,飞机占17.4%,火车占2.6%,汽车占21.2%,徒步占55.8%。
九、南极旅游费用?
费用因不同的航线、行程和船只而异。一般来说,南极旅游费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船票费用:这是最基本的费用项目,包括乘坐邮轮或探险船前往南极的交通费用。
住宿费用:在南极地区,你将在船上或者设有营地的冰岛上住宿。这些住宿设施可能是基本的客舱或者帐篷。
餐饮费用:大部分行程都会提供三餐和零食,并根据不同标准提供不同档次的餐食。
导览活动和登陆参观: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在南极登陆并参观各种景点。但请注意,在保护环境意识日益增强下,每次登陆人数有限制,并需要遵守相应规定。
保险和签证费用:为了确保安全和顺利入境,你可能需要购买旅行保险并支付签证手续。
十、南极鸟粪对南极的影响?
南极地区的企鹅粪便,促使南极地区生命的繁荣,依靠企鹅等的粪便改变了南极的生态。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