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北极熊为什么不能去南极?

207 2024-01-04 04:16 admin   手机版

一、北极熊为什么不能去南极?

北极熊不能去南极是因为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生理适应性不同。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地区,适应了寒冷、冰雪覆盖的环境,它们的皮肤和毛发可以很好地保护它们免受严寒的侵袭。

而南极地区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气候更加恶劣,温度更加低,北极熊无法适应这种环境。

此外,南极地区的食物链也与北极地区不同,北极熊无法在南极地区找到足够的食物来维持生命。因此,北极熊不能去南极。

二、北极熊为什么不能在南极?

南极是一个巨大的冰盖,气候极其恶劣,前苏联的“东方”站记录到的南极最低气温为-88.3℃。南极又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南极大陆的干旱就是因为低温寒冷造成的。

烈风、酷寒、暴雪是南极气候的三大特征,尤其是烈风。南极常年刮大风,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烈风能轻而易举地把200多千克的大油桶抛起来,可抛到几千米以外。掀翻停机场上的飞机更是举手之劳。大风在南极沿海地带极其普遍,如德尼森岬一年中有340天刮风暴,因此,南极成了名符其实的“风暴王国”。

所以,南极不适于熊类等大型动物生存,北极虽然也很寒冷,但比南极逊色许多,不少动物还是能适应它的,以前也许有过企鹅,但它无法与巨型兽类相抗衡,所以北极就没有企鹅啦。

三、人类为什么一直在探索南极和北极?南极和北极有哪些奥秘?

谢邀,我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南极和北极的话题很多人都感兴趣,我在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央视频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推出的大师课堂《科学家讲科学》中也讲过类似科普话题,现在来回答下这两个问题。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北极和南极是神秘的世界,遥远的地方,寒冷干燥是极地的特色,冰天雪地是那里的常态。夏季极昼,全天阳光普照,没有夜晚,冬季极夜长夜难明,见不着太阳,绚丽多彩的极光犹如天空燃放的烟火,能在瞬间把宁静的夜空映得通明。

北极的夏天是南极的冬天,南极的夏天就是北极的冬天,在南极中午看太阳不是向南看,而是向北看,这对于初到南半球的北半球的人来说很不习惯。尽管那里人迹罕至,生态环境却别有洞天,海里鱼豹兴浪,空中雁鸟翱翔。企鹅在南极封侯,白熊在北极称王,多彩的世界,迷人的景象,令人心驰神往。

人类为什么一直要探索北极和南极,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谈下。一,南极和北极是科考的殿堂;二,那里是人类最后的一个栖息地;三,那里还有很多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四,南极和北极对于每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都很重要,这是强国的一个象征,所以探索南极和北极是很重要的。

一、极地:科考的殿堂 创新的源泉

根据有关条约,南、北极主要用于和平事业,特别是科学研究事业。那里是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是气候环境的航向标,是生物的基因库,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科学奥秘,从天文、地质到生态、环境无所不包。全球变化的诸多问题可以从那里找到答案,因为那里几乎没有人类活动的干扰,温室效应、气候旋回、臭氧洞现象都是从极地研究获得的重要发现。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不断增温,南极和北极的增温则更加明显。北极的冰量减少了一半左右,融化的淡水注入海里,海水稀释后比重改变,洋流也随之变化,进而影响气候变化。

大家都强调二氧化碳是促使气候升温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要减少碳排放,控制气候变化。这些基本的理论和基础,都是在南极和北极研究得出的。

二、极地:地球上最后一块人类栖息地

尽管南极和北极的自然环境不大适于人类生存,但北极圈内有领土和领海的国家已有加拿大、美国、俄罗斯、芬兰、瑞典、丹麦、挪威和冰岛,他们占据了北美洲、亚洲和欧洲大陆的北缘,常住居民有20多个民族,200余万人口。各民族人口数差异很大,最多的达30万人,最少的只有200人。

斯瓦尔巴德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斯佩茨伯根(Spitsbergen),这里就有几个城镇居民点,其中有一个很小的城市朗耶尔城(Longyearbyen),常住人口1000多人,城市设施齐全,还有一所著名的尤尼斯大学(UNIS),共有200多名学生和40多位教授,这些教授来自20多个国家,教学质量和水平都很高,这是很了不起的,所以北极很多地方是适合人类生存的。

南极除了寥寥无几的考察人员和旅游者,至今还没有常住人口。但是,既然北极有那么多的人在那里居住,南极也会迎来它的主人,成为人类最后的栖息地。

三、极地:地球自然资源的最后储备地

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资源和能源日益匮乏,人们自然要把目光投向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和潜力的极区。北极和南极不仅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信息资源、旅游资源,还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北极的陆地、海洋和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天然气水合物。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人类目前尚未发现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中大约有1/4分布在北极地区,数量高达100亿吨左右。北美洲部分的北极储藏有约500亿桶或更多的可采原油,还有80000亿立方米以上可采天然气;而前苏联北极油田的产量则占其石油总产量的60%以上。所以有人称北极是个“大油库”。

北极煤的理论储量可能超过全球煤储量的一半,西伯利亚、阿拉斯加都有巨大的煤田,不仅储量大,而且煤质优良。

在南极,同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目前已发现的就有220多种,包括煤、铁、铜、铅、锌、铝、 金、银、石墨、金刚石和石油等,还有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钍、钚和铀等稀有矿藏。据科学家估计,在罗斯海、威德尔海和别林斯高晋海蕴藏着150亿桶的石油和3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南极洲煤的蕴藏量大约有5000亿吨。东南极维多利亚地以南的煤藏极为丰富,煤田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同时,南极还储备了全球70%的淡水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仅磷虾的蕴藏量就达10~50亿吨,从生态平衡观点看,每年可捕获1亿吨到1.5亿吨。

虽然根据现存国际条约,各国不能对南极有领土和资源要求,但这些资源早晚要为人类所利用。

四、极地:经济、政治、军事的需要 强国的象征

要介入极地事务,首先要取得介入事务的资格。极地从理论上说是属于全人类的,但事实上,只有加入了北极条约和南极条约才有机会在极地事务中发挥作用,只有在极地建立了科学考察站,有人到那里开展工作,占领一席之地,才有资本获得极地事务的话语权。

1920年由挪威、美国、英国、爱尔兰、丹麦、法国、意大利、日本、荷兰、英国海外殖民地和瑞典在巴黎签署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即《斯瓦尔巴德条约》),规定挪威对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连同熊岛等“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但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以及科学考察等活动。该条约于1925年8月14日生效。中国于1925年7月1日成为《斯瓦尔巴德条约》的协约国。

从1958年6月起,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美国、英国、苏联等12国代表经过60多次会议,在1959年12月1日签署了《南极条约》(1961年6月23日生效)。

中国于1983年6月8日加入南极条约组织,同日条约对中国生效。1985年10月7日被接纳为协商国。目前,《南极条约》共有46个缔约国,其中28个协商国。

南极和北极的考察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现在已经有31个国家和一个国际组织在南极建立了76个站。这些考察站分为3种类型,一种是常年站,一种是季节站,还有一种考察站叫避难所。这其中建站最多的国家,第一是俄罗斯,建了8个站;第二是阿根廷建站7个,第三是美国建站6个,第四是中国和智利,各建有5个。2021年9月,我国第12次北极科考顺利完成。今年4月26日,“雪龙号”载誉归来,这也标志着我国第38次南极科考活动完美收官。

北极考察站有陆基考察站、北冰洋浮冰漂流考察站和环北极生物观测站三种。北极陆基观测站建在北冰洋沿岸地区和亚北极地区。8个环北极国家和部分北极科学委员会的成员国在北极地区建有100多个陆基观测站。部分陆基站建在斯瓦尔巴德岛的新奥尔松。

俄罗斯和美国在北冰洋建有数十个浮冰站。加拿大在北极和亚北极地区建有近40个环北极生物观测站,这些观测站都处于植被边缘、河流和海岸的迅速过渡及变化地带,对研究北极地区的生物、生态环境变化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极地的领土归属问题经常引发争议。2007年8月2日,俄罗斯载人潜水器从北极极点下潜至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在洋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俄知名北极专家、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副主席奇林加罗夫及国家杜马议员格鲁兹杰夫等随队潜至北冰洋洋底。有分析说俄罗斯除科学研究外,意在宣称俄对北极大部分地区拥有所有权。

加拿大、丹麦、挪威也在33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提出罗蒙诺索夫海岭是格陵兰岛在海底的自然延伸。

以上谈到的是人类探索极地,那么再来说说人类探索南极和北极,目前都有哪些发现,或者说发现了哪些奥秘?

一、南极其实要比北极更冷

北极是陆地包围海洋,北极的中间是北冰洋。北冰洋面积约1475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1%, 海水容积约1807万立方公里,平均水深约1225米,最大水深5527米,是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平均水深最浅的一个海洋。虽然北冰洋的表面都是冰,但是冰的厚度并不大,平均厚度在3米左右,总冰量还不及南极冰量的十分之一。

与北极不同,南极则是海洋包围着陆地——南极洲,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岛屿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五大洲;因为被平均厚度约2200多米的冰雪覆盖,所以南极洲居世界各大陆平均海拔高度之首;其周围的海洋(南纬60度以南的海域)称为南大洋或南极洋,面积约3800万平方公里。

尽管南极的冰雪很多,但年降水量平均仅为55mm,南极点的降水量几乎为零。因此,南极洲是全球最寒冷,最干燥,平均高度最高的大陆。南极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并且目前唯一没有人类定居的大陆。

南极也比北极更加寒冷。1983年7月21日,苏联人在东方站记录到零下89.6℃的温度,美国航天局2013年12月9日在南极大陆东部一条无人涉足的冰脊附近记录的最低温度是零下93.2℃,这是目前在自然界测得的最低温度。

在南极,比严寒更可怕的是烈风。我在南极考察的时候,觉得冷不可怕,但是风比较可怕。根据有些考察站的记录,南极一年中有300天左右在刮8级以上的大风。风速最强时能达到每秒80米—100米,要比12级台风的速度还要快3倍左右。假如被风卷进去,大概率是必死无疑。

二、极地都有火山

南北极都有火山。极地尽管是冰天雪地,却也热火朝天。南极现在有两处现代火山,一个是在南设得兰群岛的欺骗岛火山,还有一个是埃里伯斯火山。埃里伯斯火山和欺骗岛火山都是活火山。埃里伯斯火山是南极最大的火山,位于南纬77°33′、东经167°10′的罗斯海海岸,是地球最南端的活火山,最近的一次喷发发生在1984年;火山海拔高3742米,基座直径约30公里,山体和富士山相似;欺骗岛火山于1969年发生过强烈喷发。

在北极圈里也有火山。冰岛因为冷被称为冰岛,但其实它也是个火岛,冰岛有85%的地方都是火山。所以极地不仅有冷也有热。

也有网友提问极地的火山喷发会怎样?极地火山喷发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不会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地球火山太多,数以千计,如果把海底的火山都算上,将会是数以万计。所以不能说南极北极的火山喷发就会导致地球毁灭。火山爆发的确够在局部地区引发一定程度的灾难,但还不足以说让地球完成一次生命毁灭。

三、极地都有动植物生存 但是差异性显著

大家通过一些纪录片都看到,尽管极地气候条件严酷,但还是有动植物生存的,不过南北极的生物也存在差异。比如,在北极,除了我们熟悉的北极熊,还有一种鸟类叫燕鸥。这种比燕子稍微大一点的白色鸟类十分厉害,它们一般在极地度夏。如果北极是夏天,它就在北极生活,如果南极是夏天,它们就到南极生活。燕鸥每年要在南北极之间迁徙一个来回。2004年,有人捡到一只死掉的燕鸥,它戴着1970年的脚环,中间经过34年,也就意味着这只燕鸥在南北极跑了34个来回,大致飞行了150多万公里。

北极海中生物丰富,无脊椎动物达1200多种。海豹成群结队。在全球海洋中,海豹有30多种,南极有6种,北极有7种;但南极的数量最多。

在北极还能够见到很多的植物。从高等植物到低等植物都有,一般都是草本植物,没有木本植物。比较著名的有仙女木这样的高等植物,还有被称为“雪绒花”的北极棉。

尽管南极终年被冰雪覆盖,却仍充满着生机。南极有850多种植物,多为低等植物,其中地衣350多种,苔藓370多种,藻类130多种;目前仅发现3种草本开花植物,分布在南极半岛北端和南极大陆周围的海洋性岛屿上,刚好越过了地球上“开花植物线”的南界(约南纬64°),所以南极也被称为“无花的世界”。在南极的海边上能见到比较多的植物就是地衣。一般来说,地衣生长一公分需要100年,如果它能长到10公分左右,就有1000年左右生长期了。

南极的大部分生物生活在海洋里。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企鹅。南极地区的飞鸟,全部是海鸟,除雪海燕外,其余均为候鸟,有三、四十种,约6500万只 ,主要分布在大陆沿岸及其岛屿上,企鹅是南极的土著居民,全球的20多种企鹅,全部分布在南半球,总数达1.2亿只,占全球企鹅总数的87%,南极洲不愧为企鹅的王国。

海洋生物中另一个重要族群是海豹,南极虽只有锯齿、威德尔、罗斯、象、豹和海狮等6种海豹(全世界有30 多种),却有 3200 万只,占世界海豹总数的 90% 。除了海豹,南大洋也是鲸主要衍生地,分两大类:一类为须鲸,另一类属齿鲸。

南极大陆上还有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其中就有恐龙的身影。南极曾经是原始大陆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冈瓦纳古陆大约在1.8个亿年以前开始分裂,最先形成南美洲和非洲,在1.3—1.4亿年前左右分裂出南极洲。大约在七、八千万年前,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的初期时,南极洲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在极地的地层里发现恐龙化石并不等于恐龙在南极和北极生存过。恐龙不可能在极地环境生存,恐龙化石所在的地层是通过板块运动,从极地以外的地方漂移过来的。所以不能因为在南极、北极地层中有恐龙化石就认为恐龙在那生存过。

四、极地冰山其实都是淡水

很多人可能以为极地冰山周围都是海水,以为冰山都是咸的。其实极地冰山融化的水是淡水。整个地球的水将近97%是咸水,3%是淡水。在这3%中又有大约70%冻在南极和北极。

最后,我也希望广大青年朋友胸怀祖国,积极投身对极地的科考和开发,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因为,极地探险考察同航空航天一样,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政治意义,是强人的事业,强国的象征。这对全人类、对我们中国都是很重要的。

四、为什么条性磁体的南极指着南极,北极指着北极?

地球周围也存在着磁场但是地球的磁极位置和地理两极的位置是相反的,地磁极的北极在南方,地磁极的南极在北方,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道理,南方存在的地磁北极要吸引条形磁体的南极,北方存在的地磁南极要吸引条形磁体的北极,所以条形磁体指南的是南极指北的是北极

五、为什么地理南极是地磁北极,地理北极是地磁南极?

首先要说的是,地理北极并不是绝对对应地磁南极,地磁北极与北磁极、地磁南极与南磁极不是一个概念,它们的位置是有一定偏差的,地理南极和地磁北极同理。因为地磁南北极是一个科学概念,是根据磁场的性质定的。而地理南北极是一个习惯概念,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叫法。这两者凑巧相反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说的更直白点,地磁南北说的是磁铁上的南极北极,地理南北说的是方位上的南极北极,二者根本不是一码事。因为我们规定指南的针就是磁体的南极,因为异性相吸,所以地理南极就是地磁北极。这个是规定而已,就是这么约定俗成的。

六、为什么人能去北极不能去南极?

南极是一片大陆而北极是一片海洋。南极大陆是在200年前发现的,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因为进到南极大陆的人非常少,所以目前南极还是地球上最古老最神秘的一片土地。

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覆盖率达到97%。相反,北极三分之二是海洋,仅有三分之一的陆地。南极和北极在我们的印象中,都是极度寒冷的地方。但是,南极的年平均温度在零下50度,北极的平均温度在零下18度。

因为南极是世界各国的共有土地,所以不允许一般人进入,只能是以科考为目的进入,这就让这片大陆充满了神秘感。

七、为什么可以跨越北极不能穿越南极?

其实,北极和南极都是不可以跨越的,而且相比来说,北京海洋就是比较多,但是南极的陆地会比较多,所以两个之间差别很大,所以确实是可以跨越北极

八、北极熊为什么南极?

南极是没有北极熊的。南极洲早在北极熊出现之前就和其他大陆分离了。南极大陆只有企鹅

九、为什么南极比北极厉害?

虽然南北极都是冰雪世界,但是二者的景色其实也有很大的差异。科考人员在观察中发现,南极以大冰山为主,长度可达几十千米,而北极的冰山十分小巧,往往只有数十米,所以看起来,前者更加壮美,后者显得玲珑剔透。

不过尽管如此,南北极面临的危机却是相同的,因为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化,南北极的冰山都在不断消融,生活在两地的动植物也开始被迫改变,比如北极的动物会向低纬度的海岛迁徙,植被带也开始向北延伸。

这并不是一个好趋势,而科学家们认为,南北极的变化有助于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高纬度地区的影响。

十、为什么北极比南极热?

应该是南极比北极冷。

首先,南北极都很冷,其共同原因是:

1、南北极地区的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路径长,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较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同时,由于太阳高度角小,等量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大,单位面积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就较低。

南北极圈内各有一段极夜期,南北极点的极夜期更是长达半年。当进入极夜期后,无太阳辐射收入,只有热量散失,因此冬季极地更冷。

2、南北极首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气流由高压中心流向四周,阻挡来自低纬的暖空气进入极地,气温更低。

进一步再分析南极比北极更冷的原因是:

1、南极洲是陆地,北极则为北冰洋。由于陆地比热小,冬季降温更快,因此冬季的南极比冬季的北极更冷。这一点是南极比北极更冷的关键因素之一。

2、南极洲是高原大陆,海拔高,气温更低一些。这一点也是南极比北极更冷的重要因素之一。

3、南极洲被冰雪覆盖,冰雪强烈反射太阳辐射,热量散失更多。气温更低。

4、南极洲外围有南极环流,性质上属于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所以,南极比北极更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