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波利尼西亚人是印第安人吗

来源:www.yingdongcun.com   时间:2023-06-24 16:23   点击:22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波利尼西亚人是印第安人吗

各个国家不同的人种虽然在肤色、眼色、发色、发型、头型、身高等特征上有所区别,但这些特征差异是由于人类在一定地域内长期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又经长期隔离所形成的。

根据人种的自然体质特征,生物学家以本质主义方式(即以体质特征为标准)通常将全世界的现代人类划分为四大人种:欧罗巴人种(又称白色人种或高加索人种或欧亚人种)、蒙古人种(又称黄色人种或亚美人种)、尼格罗人种(又称黑色人种或赤道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又称大洋洲人种或棕色人种),俗称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和棕种人。但这些并不具体,请看下面的:

黄色人种

也称"蒙古人种"、"亚美人种",包括东亚、北亚、中亚、北极等原有居民和美洲的印第安人。体质特徵:肤色呈黄色或白色;头发直,发色黑;眼色深;颧骨较高;面部扁平;内眦皱襞和门齿铲形的出现率较高;体毛和胡须稀疏。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西伯利亚、中南半岛、美洲和北极地区。其形成地区,在东亚和中亚的干旱多雪地区和风沙较多的地带。在四大人种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蒙古人种的铲型齿特征来源于温带,有利于依靠植物(果实,叶茎等)为生。

印度人种

印度地理人种的外表特征虽与高加索人种有许多相同之处,但肤色较深,身材细长,有些属骨瘦如柴类型。此外,骨密度低;B型血型出现率高,Rh阴性血型出现率低。显示其血型特征上与蒙古地理人种相似。

高加索人种

高加索地理人种的Rh阴性血型出现率高,并有A2型血型的人,与印度地理人种不同。其肤色浅、体毛浓密。鼻大而窄和男子秃顶者多也是其显著特征。

印第安人种

印第安地理人种或称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过去曾依外表特征而归于蒙古人种,如直黑发、铲形门齿出现率高、体毛稀疏、男子秃顶者少等。但其肤色较蒙古人种更浓重,且具偏红色调。其血型特征也与蒙古人种不同,如无B型及Rh阴性血型的人,N型血型的人也很少,而Diego阳性血型出现率高。

蒙古地理人种在血型特征上是 B型血型出现率高,Duffy血型及Diego阳性血型出现率不稳定或偏高。

尼格罗人种

尼格罗地理人种从外形特征上有时可以划分为具典型特征的刚果人种和肤色微黄,身材矮细、具螺旋状丛生发的开普人种(包括科伊桑人)。二者在血型上无明显差异。一般R0型血型出现率高,U-阴性血型略少,Fy型和V型血型很罕见。血红蛋白异常。有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

澳大利亚人种

澳大利亚地理人种肤色浓黑,发波状至卷曲状,身材细长、体毛中等至浓密、男子秃顶率高、并伴有小腿无毛现象。牙齿大、眉嵴高、下颌突出。B型血型出现率很低,N型血型出现率极高,无S型血型。无异常血红蛋白,无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与尼格罗人种相反。

大洋洲诸岛上的人种曾与澳洲人种共称澳洲大洋洲人种。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外貌上近似澳大利亚人种,但铲形门齿出现率高,B型和S型血型出现率高。有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和地中海贫血基因。可能澳大利亚人种与之关系更密切些。

密克罗尼西亚人种

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曾被认为可能是东南亚蒙古人种、美拉尼西亚人种和波利尼西亚人种的混血后裔。但其B型血型出现率稍高、N型较M型血型多、Duffy-阳性和Diego-阴性血型出现率很高。表明他们是独立的地理人种。

波利尼西亚人种

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肤色较浅、体毛少。B型血型出现率低、N型血型出现率较高,无Rh-阴性和A2型血型,B型、M型和Duffy-阳性血型出现率也不高。虽然面部特征近似蒙古人种;但肤色浅,波状发和浓密络腮胡又与高加索人种近似。其血型与蒙古人种及高加索人种均有较大差异。

二、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是中国人

“夏威夷”一词源于波利尼西亚语。公元4世纪左右,一批波利尼西亚人乘独木舟破浪而至,在此定居,为这片岛屿起名“夏威夷”,意为“原始之家”。火奴鲁鲁(Honolulu)又称檀香山,是美国夏威夷州首府和港口城市。在夏威夷语中,火奴鲁鲁意指“屏蔽之湾”或“屏蔽之地”。因为早期本地盛产檀香木,而且大量运回中国,被华人称为檀香山。

三、波利尼西亚人 中国人

波利尼西亚群岛是太平洋上的三大群岛之一,位于太平洋的中央,从夏威夷岛向东南延伸至复活节岛,向西南延伸至新西兰附近。

它包括夏威夷群岛、中途岛、库克群岛、托克劳群岛、纽埃岛、土阿莫土群岛、马科萨斯群岛、汤加群岛、莱恩群岛、社会群岛等2000多个岛屿,陆地总面积约有2.6万平方千米

四、波利尼西亚人是白人么

    印尼人属于马来人种,又称南岛-蒙古利亚人种或海洋蒙古人种,最初是由德国科学约翰·弗里德里希·布卢门巴赫提出的人种概念,认为是棕色人种一个分支。事实上是马来人种是由爪哇白色人种与安达曼人种融合的结果。主要分布于马来群岛、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台湾、南九州、复活节岛、马达加斯加。

五、波利尼西亚人知乎

萨摩亚人(Samoans)是太平洋中部萨摩亚群岛的民族。该民族共有22.2万人(1978),其中约有15万人分布在西萨摩亚,3万人分布在东萨摩亚,4万人移居新西兰和斐济等国。

通用萨摩亚语和英语,原信波利尼西亚原始宗教,崇拜首领,并有众多禁忌,现多信基督新教。萨摩亚风情独特,美丽的风光和悠闲的生活让这里成为了著名的旅游胜地,同时萨摩亚男性身材高大,体格健壮,因此有人称他们为“世界上最强壮的民族”,而这里风情万种的混血美女让萨摩亚群岛更加迷人。用面包树做的小船是萨摩亚人主要交通工具;用面包树建的房子可住50年;萨摩亚人甚至还用树皮做绳子和各种生活用品

六、波利尼西亚自称是中国人

布干维尔岛的星期天是中国的星期一。因为布干维尔岛位于太平洋上,时区为UTC+12,相对于中国北京时间为比北京时间快4个小时。所以,当中国是星期天的时候,布干维尔岛已经是星期一了。此外,布干维尔岛是世界上第一个迎来新年的岛屿,每年的12月31日深夜,岛上居民会举行独特的倒计时活动,迎接新年的到来。

七、波利尼西亚人是什么人种

印尼的绝大多数民族都是外来移民的后代,可划分为马来人种、澳洲人种、波利尼西亚人种、矮黑人等等,但印度尼西亚人还是以马来人种为基础。

原住民有:达尼族、阿斯马特族、科罗威族等。

一、印度尼西亚人的分布和起源。

1、印度尼西亚约有300多个民族及742种语言及方言。大多数印度尼西亚人为南岛语族后裔,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发掘的智人远远早于在南亚发掘的智人。所以马来群岛的印度尼西亚的南岛语系的主要来源。

2、爪哇岛发现的梭罗猿人和维杰人化石,表明马来人是马来群岛起源,可能马来人就是来自爪哇岛。而其他地区南岛人则有不同的起源,部分土生土长,部分又来自南美洲和澳洲,比如菲律宾、印尼的部分族群来自澳洲的矮黑人,而玻里尼西亚的部分族群则来自南美的土著。

3、马来人种,是早期人类学家对中南半岛南部与南太平洋群岛人种的一种划分,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马来人种常被用来形容南岛民族。马来人的基本外貌特征为:肤色浅棕,头发长而直,体毛髭须较少,部分人无髭。圆颅形。眼睛较大,鼻高而直,唇偏厚。身高中等偏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