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波利尼西亚神话

来源:www.yingdongcun.com   时间:2023-07-02 09:26   点击:21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波利尼西亚神话

毛利人(Maoris),新西兰的少数民族。属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使用毛利语,属南岛语系波利尼西亚语族。有新创拉丁文字母文字。信仰多神,崇拜领袖,有祭司和巫师,禁忌甚多。相传其祖先系10世纪后自波利尼西亚中部的社会群岛迁来。后与当地土著美拉尼西亚人通婚,发生混合,因此在体质特征上与其它波利尼西亚人略有不同。19世纪初英国人入侵前约有20多万人,分为50个部落,有部落联盟。原始公社开始解体,阶级分化明显。社会以父系大家族公社为单位,有的开始向大家庭过渡。采用夏威夷式亲属制度即伯叔父与生父同一称呼,伯叔母和生母同一称呼,侄甥与儿女同一称呼。经济以农业为主,行刀耕火种;部分人从事渔猎和采集;手工业发达。殖民时期惨遭屠杀,人口一度锐减。1907年新西兰独立后,民族权利受到尊重,人口逐渐回升。现代毛利人已接受英裔新西兰人的影响,社会、经济和文化均已发生变化,多会讲英语,许多人进入城市当雇工。部落界限已被打破,民族意识开始形成。民族文化得到复兴和发展。  毛利人约于一千年前由太平洋中部,从传说中的哈瓦基乘木筏迁徙至此,并从此定居。今天,生活于城市的毛利人,依然继承了毛利的传统文化。他们对族人聚首的时刻,如葬礼尤为重视,分散各地的家人都珍惜会面的难得时刻,总趁机回乡。说毛利人一旦离开人世,便会与祖先会合,并凭着他们赐给的力量,赋予子孙精神力量与指引。毛利人极重视他们的传家宝物,如权杖、绿玉项链等,深信它们蕴藏看祖先的灵气。他们会将这些家传之宝传给世代子孙。过去,毛利人与他们居住的环境有极密切的关系,并创造及流传着许多相关的神话传说,如森林之神及大海之神等。透过传统歌曲舞蹈流传坊间,成为今日毛利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怀唐伊条约》的签订,保留毛利人的土地及其他资源的拥有权,使这种独有民族的文化精粹得以保存,现在成为新西兰一大旅游特色。  在新西兰,你会时刻感觉到毛利文化的存在,一个民族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生活。同样,其中毛利人的碰鼻礼和纹面广为我们所熟悉。  毛利人是天生的艺术家,尤其对音乐和舞蹈有独到之处。从传教士那里学习赞美歌的旋律和和声,再经过巧妙的运用,发展成毛利人明朗愉快的音乐。和夏威夷草裙舞类似的毛利歌舞,除了在罗沱路亚以毛利音乐表演外,在新西兰的节日庆典上,也是主要的。  除了音乐和舞蹈外,在美术方面,木雕也表现了毛利的文化特征,无论是独木舟上的雕刻,城塞村入口处的雕刻,集会场所前面及周围的雕刻等,皆充分显示了毛利人将雕刻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中。而目前这种木雕品已成为赠送他人的最佳礼物。  毛利人木雕工艺出众,石雕手艺也不错。最著名的是在新西兰绿石上雕刻提基神像,该绿石被毛利文化视为护身符,是非常珍贵的。  游客可拜访一户毛利族会堂,观赏毛利传统迎客仪式。每一户毛利会堂皆由家园的老树沃卡巴巴(whakapapa)所雕琢而成。  毛利人婚前的同居习俗  同居订婚在大洋洲的一些民族中也有流行,如新西兰的毛利人中就有婚前的同居的习俗。毛利人在到了结婚年龄之后,一般是先和自己相中的姑娘同居一段时间,如果男女双方感到可以在一起生活,那么经过父母同意,就可以举行婚礼了。  从这些流行于各民族的订婚习俗看,虽然订婚在婚姻中的作用对于各民族来讲都是为了确定婚姻关系,但我们从中难以找到一种适用于各民族的订婚礼仪,这些仪式各具民族特色,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的态势,构成了世界诸多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不过,从以上我们所介绍的订婚习俗看,不管订婚习俗存在多么大的差异,但其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使婚姻顺利缔结。所谓纳聘订婚,同居订婚、交换戒指订婚、订婚后随夫姓等都是有预订的含义在内,从订婚在婚姻关系中的作用来讲仅仅表达的是一种占有的观念。  毛利人的待客习俗时间:  新西兰重要的少数民族毛利人,历经数百年沧桑后,在接受西方生活方式的同时仍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部落属地和血缘关系仍是维系毛利社会的重要因素。毛利人热爱歌舞,其传统舞蹈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哈卡舞。  这是一种决战前鼓舞士气、威慑敌人的舞蹈。新西兰著名的“全黑”橄榄球队在参加国际比赛时,每场都以哈卡舞开始,为提高此舞的国际知名度起到了很大作用。毛利人的迎宾仪式也很有特色。举行迎宾仪式时,全部落的男女列队两旁,选出一名跑得最快的男子跑到来访的客人面前。他打扮成武士模样,在客人面前做鬼脸、瞪眼、吐舌头,来加挥舞手中的矛或剑,样子很是吓人。  但千万不要误解,毛利人并无恶意,这种样子只是用来试探客人的,在今天,它已经是友好的表示了。客人不能回避,以表明他的来访富有诚意。有的毛利部落在客人面前投下一根精工雕刻的挑战棒,如果客人把挑战棒捡起来,则表示他是和平的使者,部落的妇女们就高声地欢呼、歌唱起来,跳起迎宾的哈卡舞。舞罢,由部落中最有威望的长者向客人致以毛利人最高的敬礼――碰鼻礼。按毛利人的习惯,鼻子碰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表明来宾受到的礼遇越高。  毛利人独特的风俗习惯――鼻吻  来到了毛利人文化村,我立刻被毛利人独特的风俗习惯所吸引,他们勤劳、热情、礼貌……  罗托鲁阿,一个拥有7万人口的小市。或许是曾经的地震与火山对这里的大自然有过最精心的雕镌,再加上这里特有的人文景观,使得小城成为镶嵌在新西兰北岛中部火山湖畔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里居住着2万毛利人,他们的皮肤略呈棕色,身体粗壮。尽管毛利人只占新西兰380万人口中的9%,在英国航海家库克发现太平洋中这块绿洲之前,他们却是这块土地上的最早居民  所幸,这里的英国移民及其后裔手下留情,才使新西兰毛利人没有像澳大利亚土著人那样惨遭大批被杀戮的命运。  社会文明进程到了当代,毛利人已经有了很好的生存条件。他们勤劳、热情、礼貌。  我们前往毛利人文化村的路上,陪同教给大家几句简单的毛利人问候语,并介绍了毛利人对待客人的最高礼遇鼻吻。远远地即看到毛利人在等候。负责接待的是位中年女士,就是人称“爱米”的专职接待员。“喀哦入哇!”我们几乎是同时发出这句刚刚向陪同学来的毛利语“您好”。  她带我们走进公园式的村落。首先看到一片陈迹:古时的草舍、岩洞、树屋、树穴、树哨、弯弓石器、大刀长矛……使人立刻产生在翻阅历史的感觉。进入一个手工编织大厅,毛利人正在干活,许多说不出名称的太平洋岛上植物都能被毛利人编成美丽的动物玩具和用具,那略呈灰色的扁厚而长的箭麻宽叶,经毛利人用铁梳一刮,雪白的叶筋就如尼龙丝,当即编织成小巧的坤包。在一个木刻厅,我们参观了传统雕刻。一个个毛利人在各自的位置精雕细作。  看得出,刀凿下的木质坚硬如铁。许多作品都是人物挂像,古代的,当代的,赏月的,打猎的,栩栩如生。我们边看边听介绍,在我们参观的过程中,每一位毛利人对来客都显着得体的礼貌与微笑,没有人东张西瞧,更没有一人停下手中的活。  快要结束访问的时候,“爱米”已经和我们很熟。快要告别了,“爱米”在我近旁望着我,似乎是要说什么,我主动地告诉她:“I am chinese!”(我是中国人)她欢喜地大声呼叫:“Oh,Beijing!”记得她将北京重复两次,周围人此时都望着她和我。只见她端正地站定,目不转睛地微笑着望着我,右手轻轻抬起,此时的我,虽然觉得有点突然,还是十分礼貌地镇定一下,按照事先被告知的毛利人的礼仪,当女士示吻时,男士主动上前一步,抬起双手,张开双臂,两手轻轻搭上对方双肩,慢慢地,先是鼻尖,后是前额,看准对方的相同点,轻轻地贴靠。我十分成功地完成了与毛利人鼻吻的动作,尽管有点拘谨。鼻尖接触的一瞬间,身旁来自其他国家的同行者们的相机频频发出闪光,这闪光里似乎隐含着无声的羡慕。

二、波利尼西亚 位置

1595年,西班牙人蒙达那首先登上马克萨斯群岛。此后的三百年间,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先后发现了这些群岛并开始争夺所有权。

1880年,塔希提岛沦为法国殖民地。至19世纪末,其他岛屿亦被法占领。

1946年成为法国海外领地,1956年与法国政府达成自治框架协议,1957年正式命名为法属波利尼西亚,由总督管理,领地议会和政府委员会协助其工作。

1977年开始实行地区自治,1984年实行内部自治,但法国仍掌管外交、国防、财政和司法权,政府委员会的权力,尤其是商务方面的权力有所增强。法国委派高级专员取代总督为最高行政首脑,管理政府委员会。

1999年10月,法国参议院提出宪法修正条款,允许该岛增加自治权,并首次就该岛的未来达成协议。波利尼西亚的地位也将从海外领地变成海外国,波也将有权与其他太平洋国家签署国际条约。

2000年1月,该修正款提交参众两院联合会议通过,迄今未果。

2013年5月18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将法属波利尼西亚重新列入联合国非自治领土名单。

三、波利尼西亚的地理位置

+689(00689)

四、波利尼西亚原住民

夏威夷土著人(Hawaiians),美国的少数民族,自称卡纳卡人。分布在太平洋东北部夏威夷群岛。属南方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为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使用夏威夷语,属南岛语系波利尼西亚语族。信奉基督教。

美国的少数民族。自称卡纳卡人。分布在太平洋东北部夏威夷群岛,为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夏威夷玻里尼西亚后裔的原住民。夏威夷人长期遭受欧美殖民者的侵略、统治,人口一度锐减。近年来人口逐步回升,但多为混血种人。只有部分人保留传统文化和语言,多数人通晓英语。由于土地被侵占,夏威夷人只能到甘蔗和菠萝种植园做工,使用夏威夷语,属南岛语系波利尼西亚语族。信奉基督教。出谋生,处在社会底层。

夏威夷人发黑色,呈平直或波纹状,体型与新西兰毛利人一样,高大健美,语言也与毛利人相似。

民族历史

19世纪末,美国殖民主义者逐步排除英、法势力,于1898年8月吞并夏威夷群岛,1959年建夏威夷州。

最初在约西元4世纪由马克萨斯(Marquesas)群岛迁来,9或10世纪又从塔西提岛迁徙而来。1778年,当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船长发现夏威夷群岛时,人口约有30万。20世纪末,纯血统的夏威夷人已不足1万人(虽然还有大量部分夏威夷血统的人)。

五、波利尼西亚岛群

波利尼西亚群岛是太平洋上的三大群岛之一,位于太平洋的中央,从夏威夷岛向东南延伸至复活节岛,向西南延伸至新西兰附近。

它包括夏威夷群岛、中途岛、库克群岛、托克劳群岛、纽埃岛、土阿莫土群岛、马科萨斯群岛、汤加群岛、莱恩群岛、社会群岛等2000多个岛屿,陆地总面积约有2.6万平方千米。

因为岛区地域广阔,所以各群岛的气温和降水量都有差异。中部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26℃以上,其他地区的气温一般在24~25℃。群岛中位于赤道两侧地区的岛屿降水量较少,菲尼克斯群岛为1000~1500毫米,而圣诞岛只有700毫米,其而他岛屿的降水量一般在2000~3000毫米。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中部还是台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波利尼西亚群岛盛产椰子、甘蔗、香草、可可等。岛上重要的矿产资源有磷酸盐、镍、铬等。群岛沿海地区盛产珍珠和鱼类。

由于波利尼西亚群岛位于太平洋航线的中部地区,其中有许多岛屿是世界各大洲海上、空中航线以及海地电缆经过的地方,因此,它的位置十分重要,在国际交通和军事上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波利尼西亚土著

1722年4月5日是西方的复活节,对于荷兰西印度公司的探险家雅各布•罗格文是有收获的。

这一天,他所率领的3支航船组成的太平洋探险队在波利尼西亚群岛(Polynesia)上又发现了一座小岛屿。

1722年荷兰探险家雅各布·罗格文发现复活节岛,这是他的罗赫芬远航路线图

虽然岛上的居民管自己的岛叫拉帕努伊岛,但这无所谓,反正从此以后世界上都知道这个岛叫复活节岛。

这个岛在当时是提不起这位荷兰探险家的任何兴趣——100多平方公里的小岛是由附近的3个火山喷发形成的,住着2000多名土著人,岛上都是草原,没有任何高大树木,也没有什么奇珍异宝。

此时距离大航海时代已经过去200多年,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在非洲、美洲已经掠夺了很多殖民地,而且这些殖民地早就形成了稳定成熟的利益板块,比如种植经济作物、买卖奴隶等等。

现在这个孤悬太平洋的一个小岛,对于殖民者来说,最大的作用就是歇脚地。

在呆了一个礼拜,打死了包括酋长在内的12个复活节岛人,并将这个岛闲逛了一圈后,这支探险队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岛还有一个名称——神秘之岛。

七、波利尼西亚建筑

马达加斯加是东非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为仅次于格陵兰岛、新几内亚岛(也称伊里安岛)和加里曼丹岛的世界第四大岛屿,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最近距离为386千米。

面积为587041平方千米。马达加斯加岛是向西倾斜而多山的陆块。岛的形状呈狭长形,南北窄、中部宽,全境最宽处达576千米。海岸线总长3991千米。是南回归线穿过印度洋的最大岛。

马达加斯加全岛由火山岩构成。中央部分平均海拨800-1500米,通常被称为中央高 原。察拉塔纳纳山主峰马鲁穆库特鲁山位于高原的北部,海拨2876米,为全国最高点;位于中央高原的阿劳特拉湖,是马达加斯加的最大湖泊。东部为带状低地,多沙丘和泻湖。西部为缓倾斜平原,从500米高原逐渐下降到沿海平原。有贝齐布卡、齐里比希纳、曼古基和曼古鲁4条较河流。 2000多年前,人类首次从亚洲和非洲移居于此,从此对这里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马达加斯加的独特的历史似乎可以解释它不同寻常的丰富物种——大约有20多万种动植物,包括fossa、小型食肉动物和大约35种狐猴在内,这些都是地球上的其它地方所没有的。由于马达加斯加岛的森林限制, fossa是岛屿上最大的野兽(猫科动物)。这里还有青葱茂盛的雨林与烈日灼人的平原并存。

马达加斯加主要居民由18个部族组成,其中伊麦利那、贝希米扎拉卡和贝希略三个部族分别超过总人口的10%以上,另外希米赫特、萨卡拉瓦、安坦德罗和安泰萨卡分别超过总人口5%以上;马达加斯加其他居民有科摩罗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法国人,华侨和华裔约1.5万人。当地以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的马达加斯加语为民族语言,法语亦有通用;主要宗教有基督教(信徒占70%)、伊斯兰教(占8%)和传统宗教。

马达加斯加的华侨不少都在马岛拥有大片庄园。他们都由华南各地循水路经南洋、塞舌尔群岛到达马岛。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后来移居法国,或回到南洋或香港生活。

马达加斯加人的房屋与非洲大陆的房屋截然不同,却与东南亚各族人民的房屋极其相似。现代城市的建筑在许多方面继承了传统的建筑形式,地基很高,房顶又高又尖。在马达加斯加,人们对牛有着一种特殊的,近乎狂热的崇拜。牛为财富的标志。牛头为国家的象征。牛像孩子一样要接受洗礼,一个星期中的某一天不能强迫牛去干活。马达加斯加的绝大多数部族都以农业为生,大米是主要食粮,煮好米饭一般就着用蔬菜、鱼、羊、家禽或野禽肉块做的卤吃,而且还撒许多辣椒和五味香料。他们还喜欢吃白薯和木薯,爱喝酸奶。 马达加斯加人尊重老人,在许多社会机构中,管理人员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认为,人的年纪越大,涉世就越深,就越有智慧。人们对外国朋友十分友好,见面流行握手礼。在马达加斯加的马路上,如果汽车与牛群相遇,汽车必须让道于牛群。“不得无故伤害牛”是该国人人都遵守的信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
下一篇:塞舌尔的海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