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更1897作品?
1897年2月,高更完成了创作生涯中最大的一幅油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二、高更 陶艺作品?
欧仁·亨利·保罗·高更,生于法国巴黎,后印象派画家,除去绘画之外,在雕塑、陶艺、版画和写作上也有一定的成就。
作品名称: Merahi metua no Tehamana
创作日期: 1893
实际尺寸: 76.3 × 54.3 cm
他一直住在岛上,直到1903年去世,探索绘画、版画和雕塑中波利尼西亚的生活环境和神秘主义。
三、保罗高更代表作品?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代表作品有《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
我们向何处去? 》《黄色基督》《游魂》《敬神节》等。保罗·高更生于法国巴黎,年轻时做过海员,后成为一名股票经纪人。1873年,高更开始学画,并在1883年成了一名职业画家,他曾连续4次参加印象主义画派的展览。1886年,高更离开巴黎来到布列塔尼的蓬塔旺小镇作画。
四、高更油画作品欣赏?
高更的作品趋向于“原始”的风格。其用色和线条都较为粗犷。作品中往往充满具象征性的物与人。
例如,作品:什么!你嫉妒吗?此画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和趣味性;画面色彩艳丽,形态生动,背景的海水就像一块地图,诡异神秘,完全是一种主观化的、想象的画法,暗示了少女之间谈话的内容,突出了作品的主题。
五、高更作品赏析及解析?
太多了!限于篇幅,举二例:
1.《献给梵高的自画像》
简介:这幅高更《献给梵高的自画像》中,你似乎都能听到高更在冷笑:“哼,没错,我去窑子就是为了那个。”但正是这种创作的感觉,让来到阿尔勒的梵高决定拒绝那种可疑的愉悦,或者至少限制了自己两周才去一次。
当他们交换肖像时,梵高把自己画成佛教的和尚一般(献给高更的自画像),头发很短,背景是青瓷般的绿,让人陷入沉思。
而高更把自己画得好像在挑衅,他的头似乎是一刀一刀凿出来的,如同非洲或是印加武士的半身像。后墙上有一幅埃米尔·博纳尔的肖像,那是他们共同的朋友。肖像下面,高更写下了富有同志情谊的题词:“悲惨世界”。
2.《黄色的基督》
简介:《黄色的基督》一画,也是以《布道后的幻想(天使与雅各的格斗)》同样的方法画的:画面描写了三个农妇跪在“受难处”,即钉死基督的十字架前;
基督的雕像画得相当粗糙一这座神像的概括的形体处理颇能表现出民间创作的特点,但它毕竟太简略,草率得经不住与纯色的对比。
画家为了表现风景的凄凉、贫瘠和秋色,把兴趣集中在另一方面,即集中在神像的黄调子及和黄色背景及蓝色阴影的关系上。
因此,高更的象征主义仅仅是画家间接表现自己内心的一种手段。日常生活场景只是他用以创造装饰性节奏和风景主题的媒介;而这种装饰性节奏和风景主题似乎始终都是伴随着宗教感情的那种忧伤的象征。
六、高更早期作品分析?
高更早期作品,受毕沙罗影响较多,风格充满巴比松画派和印象派的特点。
七、保罗高更作品英文介绍?
Eugène Henri Paul Gauguin was a leading French Post-Impressionist artist. He was an important figure in the Symbolist movement as a painter, sculptor, print-maker, ceramist, and writer. His bold experimentation with colouring led directly to the Synthetist style of modern art while his expression of the inherent meaning of the subjects in his painting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loisonnist style, paved the way to Primitivism and the return to the pastoral. He was also an influential proponent of wood engraving and woodcuts as art forms.
Paul Gauguin was born in Paris, France to journalist Clovis Gauguin and Alina Maria Chazal, daughter of the half-Peruvian proto-socialist leader Flora Tristan, a feminist precursor. In 1851 the family left Paris for Peru, motivated by the political climate of the period. Clovis died on the voyage, leaving three-year old Paul, his mother and sister to fend for themselves. They lived for four years in Lima with Paul’s uncle and his family. The imagery of Peru would later influence Gauguin in his art.
Gauguin began painting in his free time. He also visited galleries frequently and purchased work by emerging artists. Gauguin formed a friendship with artist Camille Pissarro, who introduced him to various other artists. As he progressed in his art, Gauguin rented a studio, and showed paintings in Impressionist exhibitions held in 1881 and 1882. Over two summer holidays, he painted with Pissarro and occasionally Paul Cézanne.
Gauguin is considered a Post-Impressionist painter. His bold, colorful and design oriented painting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Modern art. Gauguin’s influence on artists and movement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nclude Vincent van Gogh, Henri Matisse, Pablo Picasso, Georges Braque, André Derain, Fauvism, Cubism and Orphism, among others. Later he influenced Arthur Frank Mathews and the American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八、高更十大著名作品?
——刘瑜《评月亮与六便士》
毛姆的代表小说《月亮与六便士》给读者带来了许多的人生哲理性的思考。它讲述了一个画家追求自我的一生,那位画家也是许多读者的心头疑惑。
小说中的画家斯特里克兰真的存在吗?《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人物原型是谁?他的真实经历和小说中一样吗?
毛姆
《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画家是个怪咖。
他以前是伦敦证券经纪人,曾有一份安稳体面的工作,有着幸福的家庭,这样的生活不知道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可是,即使满地都是六便士,他还是抬头看见了月亮,为了追求他心中的月亮。
他放弃了曾经的一切,辞掉了工作,抛弃了家庭,只身踏上了寻找艺术的道路。
为了这个理想,他不惜伤害妻儿和朋友;
他甘愿承受饥寒交迫之苦,最终摆脱了世俗的桎梏;
在远离文明世界的塔希提小岛上,找到了创作的沃土和心灵的家园。
在年老时,他得了麻风病,临死之前在墙壁上画下了一幅杰作。但却让人在他死后将画烧掉。
高更1903年自画像
小说《月亮与六便士》的人物原型是保罗·高更,与塞尚、梵高同为美术史上著名“后期印象派”代表画家。
高更的一生与小说中的画家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区别的地方。
高更与小说中的画家一样都曾是证券经纪人,后又辞职,一生为了艺术而穷困潦倒,对待感情也很随意。
《维罗弗勒风景》
与小说不同的是,高更没有得麻风病,没有失明,没有斩断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他一直都与妻子梅特通信,为金钱匮乏而折磨,为女儿的死而心痛。
高更也曾与梵高是惺惺相惜的好友,还曾互相画过对方的肖像,但最后却步上了不同的道路,友谊并没有维持下去。
也有很多人说梵高的耳朵就是在和高更吵完架之后割掉的。
从左至右:梵高 塞尚 高更
高更的经典之作《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也是小说中画家临死前在墙壁上画的。
这幅画是高更一生中的最后一幅巨作,也是高更最大幅,最有名的杰作。
作品名称是源于《圣经》里的一句话。
这幅画中画家对生命提出了富有哲理性的思考,也是他对生命的自我总结,其寓意深远。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
在这幅画诞生之前,高更刚刚经历了丧女之痛,心情十分沮丧。
由于贫困,他愤懑不平,决定自杀。
他曾跑到深山里吃下毒药,想死后让野兽吃掉自己的身体,以求彻底的解脱,但被人发现后救起。
从此他放弃了自杀的念头,突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
高更说:“我打算在我死之前画一幅宏伟的作品,我空前狂热,夜以继日地工作一个月”。
他把曾经去过的塔希提岛,那未经开发的充满原始生命力的土地看作是人类的“乐园”。
当他把塔希提岛那些未失去原始面貌的大自然风光,那些皮肤黝黑,体格健壮,显示着原始人的野性美,因思想简单纯朴而格外虔诚的土著人描绘出来时,他从混沌与疯狂的作画中醒来。
他觉得面对画幅“看到”了他所要画的整个构思:“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这句话就成了这幅画的标题。
这幅画分三个部分,画面右下角是个沉睡的婴儿和三个蹲伏的女人,其中两个女人盯着前方,表情坦然。后方似乎是一对母女在相互扶持。
高更把画面的视觉中心放在中间采摘水果的“青年人”身上,暗示着亚当采摘智慧果,预示着人的一生中青壮年是最重要的时期,青年人的造型强壮有力,色彩明亮。
左前方的画面上是一个即将死去的老妇人。左边远处的一尊佛像注视着眼前的一切,似乎在诉说人的生老病死,富贵贫穷。
他们当中有人在虔诚的朝拜,有人在窃窃私语。从画面的色彩看。高更使用了大面积的黑色和深色调,从而增加了画面的神秘感。
从右至左,说明了人生的三个阶段。
人生的三种况味被描摹清楚:婴孩诞生,青中年受苦磋磨,老年迟暮困顿。生命在起源,生命在延续,生命在终结。
此画可以说是高更对塔希提岛的印象描述,是他献给自己的画作。
《热带植物》
高更评价这幅画时说:“这幅画的意义远远超过所有以前的作品,我再也画不出更好的,同样价值的画了。在我临终前我已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这幅画中了。
这里有多少我在种种可怕的环境中所体验过的悲伤之情,这里我的眼睛看得多么真切,以致一切轻率仓促的痕迹荡然无存,他们看见的就是生活本身……
整整一个月,我一直处在一种难以形容的癫狂状态之中,昼夜不停地画着这幅画……不加任何修改的画着。
在觉醒的时候,我的作品已完成了,我对我说,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
《黄色基督》
这是小说中画家创作画时的状态“一个没有躯壳的灵魂,物质的诱惑,俗尘的约束他都不屑一顾。挣脱了人间枷锁的一头怪兽,却傲游在了思想的天空上,藐视着下面的一切。处在精神食物链的上游,肆意捕杀灵魂的弱者。”
这也是高更创造《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时的精神状态。
《布道后的幻想》
小说中的画家是以高更为人物原型创造的,他们既相同又不同。
但有一点是无比契合的,他们都在追求一种自由,追求梦,追求生活。
他们想要的生活不是常人眼里的“家境优渥,妻子美貌,孩子乖巧懂事。”
而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对艺术的追求。
小说中的画家与高更那孤独的灵魂怀着怎样的奇想,最终向着激发了他幻想的未知岛屿出发了。
他们的人生在47岁定格,当大多数人享受着中年生活的安稳时,他们却去寻找一个新世界。
《沦丧的贞洁》
《月亮与六便士》想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与高更的人生理念是契合的:
无论处在怎样的境地,无论年龄受教育的程度,外界环境如何,我们都有自由选择一生中最想为之努力的东西。
这种自由只取决于我们自己,与其它任何东西无关。当我们有勇气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已经身在生命的自由之中了。
《塔希提岛的牧歌》
高更也是多情的。
和小说中的画家一样,高更在后来抛弃了自己妻子,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女人在一起。在感情上,在责任上,高更是失败的。
《朝拜玛利亚》
高更的一生是疯狂的,也是浪荡的,正如《月亮与六便士》中所说的:
“有人成为别人眼中不可理喻的疯子,执迷不悟的傻子,冷酷无情的负心汉,为的只是不负心中的热情与理想。”
《拿水果的女人》
一边是月亮,一边是六便士,高更选择了月亮。你选择哪一个?
九、高更一生画了多少幅作品?
高更 经典作品463幅,他生于法国巴黎,他把绘画的本质看作是某种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当成记忆中经验的一种创造,而不是一般所认为的那种通过反复写生而直接获得的知觉经验中的东西。
十、画家高更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高更的艺术风格深受东方艺术的影响,19世纪,日本浮世绘传入欧洲,其流畅的线条,明快的色彩及二维空间的构成,使高更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他开始研究日本浮世绘版画,高更要借扇面构图打破西方绘画主流的定点透视,焦点透视是西方传统绘画观察处理空间的方法,他敏锐的感觉到东方绘画中空间与时间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