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区别大全景和大远景?
我们知道,镜头是电影中拍摄人物、动作或事件的最小单位。同时我们也在看电影和电视节目的时候得知,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人物、动作和时间并不是从相同的角度、透视关系或距离呈现的。因此,尽管每个镜头都代表着对一段表演的一种独特的取景方法,但很明显常用的景别是多种多样的。
基本镜头类型
- 超特写
纯粹的细节镜头。取景对准人物的某一外貌,可能放大对象或物体,或者仅仅放大对象或物体的一部分,由于没有与周围环境的参照点,观众无法将这个身体部位或者细节置于情境之中。
- 大特写
人物的面部尽可能占据整个画幅,同时展现眼、鼻、口等重要特征,大特写一般用于展现“人物”的感受。——愤怒、恐惧、浪漫等。
- 特写
特写有时候又被叫做“头部镜头”,因为取景主要集中在面部,但是镜头中人物的发顶会被剪掉。画面底部可以从下颚下方开始,或者露出颈部并微露双肩上部。
- 中特写
中特写有时称作“两粒扣子”,指画幅的底部要严格卡在人物胸部,大致衬衫上面第二颗扣子的位置。一定要卡在肘关节上方。根据男士或女士的服装略微调整画面底部的位置。
- 中景
中景也可称作“腰部”镜头,因为如果人物双臂在体侧下垂,那么画幅正好卡在腰部以下,手腕以上。
- 中远景
中远景是第一个周围环境比人物占据更多画幅的空间镜头。通常是画幅底部卡在腿部,或者正好在膝部下方,或者正好在膝部上方。
- 远景/广角
远景常常称作“全身”镜头,广阔但与人物的举例仍然很近。通常人物的双脚刚好在画面底部之上而头部刚好在画面顶部之下。通常也叫做一般远景。
- 大远景
远景镜头系列中最重要的一类镜头,在大远景中,人物可见,但是观众只能大体看到种族、情绪、服饰和头发。影片空间中环境占据大部分画幅。
- 超大远景
超大远景也叫做大远景或者大广角镜头,通常用于外景拍摄,镜头中包含很大的视野,所以画幅中的影像展示了大片的环境,超大远景中的人物通常非常小,人物的细节难以分辨。
- 双人镜头
镜头中有两个人物,通常要么同时面向镜头,要么两人面对面侧影朝向镜头。取景方式取决于人物是站立还是坐下,移动还是静止,或者摆姿势和做动作。
- 过肩镜头
过肩镜头是一种特别的双人镜头。镜头中,一个人物受到“偏爱”,在画幅左侧或者右侧面对镜头,另一个人物在画幅的另一侧背对镜头。由于“过肩”人物的部分身体卡在画幅边缘,所以过肩镜头可以使用中特写一样的紧凑镜头。
以上就是基本的镜头类型和景别的判断方式,如果你是打算学习剪辑的话可以看一下我之前写的回答。
做视频剪辑需要掌握哪些基本技能? - 杨洋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3715106/answer/1171477036
最后欢迎各位评论进行补充。
二、如何下载全景网页中的全景图片?
打开浏览器进入某地图网站的全景视图,按F12进入开发者工具界面,点击“网络”选项卡,再点击筛选器中的“Img”按钮。在全景网页中移动位置,观察通过网络流量下载筛选出来的图片信息,在名称一栏中把鼠标指针放在显示是全景的分块图片上,会显示图片的网页链接,记下图片的来源网站。然后点击开发者工具菜单中的“源代码”选项卡,从网站列表中找到对应的图片所在的网站,网站下的图片即是组合成全景效果的所有的分块图片。
通过这种方法下载的图片不是完整的全景图,所以最直接的方法是网页截图。
三、全景分身拍照姿势大全?
一般使用照片的全景功能来拍摄,下面以iPhone为例说明全景模式拍摄分身特效,让一个人在一张照片里有多个姿势。
苹果手机iOS6.0以上的系统,相机多了一个全景拍照功能,利用iPhone的全景照片模式,可以拍摄出超广角效果。全景模式还可以拍出一个人在一张照片里有多个姿势。
1、打开相机,点击或者滑动切换到全景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全景模式只能竖着拍,不支持手机放横拍摄。
2、让被拍者摆好姿势,开拍时点一下拍摄按钮,然后慢慢转动相机,直到被拍对象出画(需要注意方向,看剪头向右,就向右慢慢转动相机。当然方向可以切换的,如果想从右到左拍摄,就点一下屏幕上的剪头)。
3、让被拍者赶紧跑出画面,从拍照者背后绕着跑到镜头前面,等被拍者再次摆好拍照姿势,再继续转相机,如果需要拍摄多个“分身”,重复此动作即可,然后再点一下拍摄按钮,才算完成拍摄。
4、重点:注意是转动相机(而不是移动),也就是拿相机的手保持同一高度同一位置,用手腕慢慢转动相机角度即可,转动要平稳,速度一致。如果是向右拍摄,被拍者就从拍照者左边绕过身后进镜头,如果方向向左拍摄,则被拍者绕进镜头时就从你右边绕过身后进镜头。
四、什么是全景图片?
就是以固定位置地点,所以看到的整个360度方位的图片。
比如图片的左边是太阳,右边也是太阳,左右连接在一起无接缝,如果将图片围成一个圆柱,就好比人在圆柱中间一样。
这样的图片生产比较简单。人拿着相机固定在一个地方(或者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用相机在转角度的同时拍下6,7张图片,刚好转一个圈,确定每张照片和上一张照片有重合的地方。然后把照片用PS或者第三方软件处理合成了360度(一圈)全景图。
全方位全景图:
用专业的凸境(鱼眼)镜头,拍摄前后左右上下6个方向图片,然后经后期软件合成一张全方位(包括上下)图片。平面是无法正常观察的(因为。。。人的眼睛不可能同时看全方位,不是火影忍者的“白眼”。
五、全景图片怎么拼合?
一、首先我们打开ps软件。
二、然后我们在Ps中同时打开三张我们保存在电脑上的图片。
三、接着我们将这三张图片一起拖到同一画布中。
六、全景图片什么格式?
全景图片如果以平铺形式的图片是和平面二维图片一样的分享,分享后用全景的播放器打开就可以观看全景效果;如果以全景效果的形式分享,现在市面上的有些全景设备虽说拍出来的全景照片是通用的JPEG格式,但还不能像一般图片那样进行随意任性的分享,只能搭建成H5方式的页面链接进行分享。国内完美幻境的eyesir全景相机就可以支持一键分享,建议可以试一下。
七、如何把图片做成全景图片?
具体操作方法是:
1、选中多张前期拍摄的连续照片导入PS。
2、然后选中这些照片,从菜单栏的【编辑】进入【自动】再选择【拼合图像】。
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一些设置,点击【确定】就可以自动合成一亿像素的全景照片了。
八、荷花图片大全?
荷叶和荷花简笔画如下:
可以填充颜色,例如荷叶使用绿色,荷花使用红色。
具体步骤如下图:
九、蟑螂图片大全?
蜚蠊 fěi lián 虫名,别名负盘,蜚蠊俗称蟑螂,属昆虫纲蜚蠊目(blattaria),世界已知约3700种,大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区,少数分布于温带地区。我国已记载18科60属240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形态:蜚蠊成虫椭圆形,背腹扁平,体长者可达100mm,小者仅2mm,一般为10~30mm,体呈黄褐色或深褐色,因种而异,体表具油亮光泽。 头部:小且向下弯曲,活动自如,y字形头盖缝明显,大部分为前胸覆盖。复眼大,围绕触角基部;有单眼2个。触角细长呈鞭状,可达100余节。口器为咀嚼式。 胸部:前胸发达,背板椭圆形或略呈圆形,有的种类表面具有斑纹;中、后胸较小,不能明显区分。前翅革质,左翅在上,右翅在下,相互覆盖;后翅膜质。少数种类无翅。翅的有无和大小形状是蜚蠊分类依据之一。足粗大多毛,基节扁平而阔大,几乎覆盖腹板全部,适于疾走。 腹部:扁阔,分为10节。第6、7节背面有臭腺开口;第10节背板上着生1对分节的尾须。尾须的节数、长短及形状亦为分类的依据。雄虫的最末腹板着生1对腹刺,雌虫无腹刺,据此可分别雌雄。雌虫的最末腹板为分叶状构造,具有夹持卵鞘的作用。 生活史:蜚蠊为渐变态昆虫,生活史有卵、若虫和成虫3个发育阶段。 卵及卵荚:雌虫产卵前先排泄一种物质形成卵鞘(卵荚)。其鞘坚硬、暗褐色,多为长1cm,形似钱袋状。卵成对排列储列其内。雌虫排出卵荚后常夹于腹部末端,少数种类直至孵化,大多数种类而后分泌粘性物质使卵鞘粘附于物体上。每个卵鞘含卵16~48粒。卵鞘形态及其内含卵数为蜚蠊分类的重要依据。卵鞘内的卵通常1~2个月后孵化。 若虫:蜚蠊有一个预若虫期,即在刚孵出时,触角、口器及足均结集在腹面不动,需经一次蜕皮,才成为普通活动态的若虫。若虫较小,色淡无翅,生殖器官尚未成熟,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若虫经5~7个龄期发育才羽化为成虫。每个龄期约为1个月。 成虫羽化后即可交配,约交配后10天开始产卵。一只雌虫一生可产卵鞘数个或数十个不等。整个生活史所需时间因虫种、温度、营养等不同而异,一般需数月或一年以上。雌虫寿命约半年,雄虫寿命较短。 生态:1.食性 蜚蠊为杂食性昆虫,人和动物的各种食物、排泄物和分泌物以及垃圾均可为食,尤嗜食糖类和肉食类,并需经常饮水。蜚蠊的耐饥力较强,德国小蠊在有水无食时可存活10~14天,在无水有食时存活9~11天,在无水无食的条件下仍可存活1周。在过度饥饿下,有时可见蜚蠊残食其同类及卵鞘。 2.栖息与活动 大多数种类蜚蠊栖居野外,仅少数种类栖息室内。后者与人类的关系密切。这些种类尤其喜栖息于室内温暖、且与食物、水分靠近的场所,如厨房的碗橱、食堂的食品柜、灶墙等处的隙缝中和下水道沟槽内。蜚蠊昼伏夜行,白天隐匿在黑暗而隐蔽处;夜间四出活动,夜晚9时至夜间2时为其活动高峰。蜚蠊主要用足行走,每分钟可达21m。有翅种类的飞翔力甚差,飞行距离一般仅限于室内。蜚蠊活动的适宜温度为20~30℃。低于15℃时,绝大多数不动或微动;高于37℃时呈兴奋状,超过50℃时死亡。蜚蠊的臭腺能分泌一种气味特殊的棕黄色油状物质,是其驱避敌害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该分泌物留于所经过之处,通常称之“蟑螂臭”。 3.季节消长与越冬 蜚蠊的季节消长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同一虫种在不同地区可表现不同的季节分布。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蜚蠊通常始见于4月,7~9月达高峰,10月以后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当温度低于12℃时,便以成虫、若虫或卵在黑暗、无风的隐蔽场所越冬。 我国室内蜚蠊主要种类: 1.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 体长1.2~1.4cm,呈淡褐色。前胸背板上有两条黑色纵纹。卵鞘小而扁薄,内含卵20~40粒。是我国的广布优势种,多见于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内。 2.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体长约3.5~4.0cm,呈暗褐色。触角甚长。前胸背板边缘有淡黄色带纹,中间有褐色蝶形斑。卵鞘内含卵16粒。亦为我国广布优势种。多见于厨房、贮物间和卫生间等处。 此外,还有澳洲大蠊(p.australasiae)、黑胸大蠊(p.fuliginosa)和东方蜚蠊(blatta orientalis)。 与疾病的关系 蜚蠊能通过体表或体内(以肠道为主)携带多种病原体而机械性地传播疾病。近年来,国内报告从蜚蠊体内分离到疾病杆菌5株,沙门氏副伤寒甲、乙菌5株,绿脓杆菌43株,变形杆菌8株,青霉、黄曲霉等多种霉菌,腺病毒60株,肠道病毒血清型15株,脊髓灰质炎病毒8株和肝炎表面抗原,还检出蠕虫(蛔虫、钩虫、鞭虫、蛲虫、绦虫等)卵和阿米巴、贾第虫包囊。 蜚蠊还可作为长膜壳绦虫、美丽筒线虫、东方筒线虫、念株棘头虫和缩小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此外,国外报告蜚蠊可成为过敏原,引起变态反应。 防治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妥善保藏食品,及时清除垃圾是防制蜚蠊的根本措施。同时根据蜚蠊的季节活动规律,集中力量,反复突击,以彻底消灭之。 1.卵鞘 人工清除柜、箱、橱等缝隙内的卵鞘,予以焚烧或烫杀。 2.成虫 除用诱捕器或诱捕盒捕杀外,主要采用化学药物杀灭。近年来,以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制成“蟑螂笔”在蜚蠊出入处涂划,或制成药片、药纸、药板等放置于其活动场所,或制成涂料喷于室内墙面,效果均较好,适合于家庭使用。 除家庭外,对旅馆、饭店和车、船等交通工具也需采取措施。据认为,在这些场所,采用喷洒(如用二氯苯醚菊酯)加毒饵(如用敌百虫)的防治系统可收到较显著的效果。但需注意安全和及时清除死亡虫体。此外,据报告蜚蠊对拟除虫菊酯类易产生抗性,值得重视。 蜚蠊亦可入药,常见种类是冀地鳖(polyphagaplancyi),背隆腹平,胸部有绒毛;雄有翅,雌无翅。中华地鳖(
p.sinensis
)。释名为:石姜、负盘、滑虫、茶婆虫、香娘子。气味:咸、寒、有毒。主治:瘀血,症坚,寒热,下气,利血脉。 附方 蜚蠊今通称蟑螂,苏州民间用以治小儿因缺乳而引起的形瘦神疲、腹胀泄泻等症。十、请问远景和大远景、大全景之间有什么区别?
口诀:远取其势,全取其形,近取其质。
意思就是远景用于表达气势,所谓的大远景属于远景的一种,这种说法只是强调你的景别要再大一点,让其气势更足;大全景完全不同,它一定是要表达某种关系,展现出主体所处的环境,或是多种关系的形态对比,往往用于介绍某人、某物所处环境的方位、朝极或者相背关系等等。
参考电影案例:《山楂树之恋》,张艺谋的远景、大全景的应用非常的娴熟巧妙,定向全景镜头的选取也非常考究。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