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粹为什么叫纳粹?
纳粹是德语民族社会主义一词缩写的音译,而人们一般用纳粹一词代指德国法西斯政党,或其他与德国法西斯政党有相同意义的行为。
纳粹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希特勒等人提出的政治主张。纳粹主义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魏玛共和国,是德国内外矛盾尖锐的产物,所以人们又称其德国纳粹。
当时的德国面临承担战争责任和战争赔偿,以及迁出非德意志人居住地等问题,经济上陷入困境,民族感情遭受挫折。希特勒等人正是利用了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和经济危机爆发的绝佳时机,将民族主义演变为民族复仇主义,使纳粹主义得以形成。
德国纳粹主义首先把矛头指向国内的犹太人,宣称北欧雅利安—日耳曼人是上苍赋予了主宰权力的种族,而犹太人是劣等民族,应予淘汰和灭绝。
反犹主义得逞后,纳粹主义又主张世界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各民族必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求胜,实行对外侵略扩张,将全世界引向战争和灾难。
二、什么叫纳粹?
从1919年起,希特勒就把一个几十人的小党,发展壮大成了拥有数万成员的庞大组织。这个党后来被他改名叫“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其简称音译就是“纳粹党”。
德国的纳粹党跟意大利的法西斯党在精神上高度一致,都崇尚强权,都以本民族的人种优越性来宣扬极端民族主义。因此,纳粹普遍被视为法西斯在德国的变种。
而纳粹要更极端。是极端的形式主义,用醒目的标志服饰与盛大的仪式,极力夸大组织成员的荣誉感。另一个极端,就是其臭名昭著的反犹主张与残忍的迫害行动,最终发展到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
三、纳粹德国的“纳粹”是什么意思?
纳粹的意义(名词解释): 纳粹党(NSDAP),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简称。纳粹主义,Nazismus,国家社会主义,就是民族社会主义。意思比较明确,如何理解呢?迪特尔·拉甫的《德意志史—从古老帝国到第二共和国》中的介绍比较好。 (希特勒):“民族社会主义既不把个人也不把人类作为其考虑问题、发表意见和作出决定的出发点。它有意识地把民族当作它整个思想的中心。这个民族对它来说是一种由血缘决定的现象,它认为这是上帝授予的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个人是会消亡的,民族是永存的,自由主义世界崇拜个人,必然导致民族的毁灭。相反,民族社会主义则要求保护民族,必要时牺牲个人为代价。必须使每个人逐渐认识到,他的自我同整个民族的存在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利用国会纵火案,“在选举之前就把政治上的左派排除掉。”“通过一个新的紧急法令,即‘总统关于保护人民和国家法令’,实际上暂时取消了所有的基本权利。”在国会获得微弱多数,得以上台。 修改宪法,向国会提出《授权法》,“把为期四年的立法权授予政府。” 《授权法》通过后,希特勒公布法令,“取消各州议会,使各州政府完全服从中央。这样,德国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禁止政党和工会,“剩下的只有‘唯一的政党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及其附属团体。并公布法律,这个党被宣传为‘同国家不可分地连在一起’”。 集权,用希特勒的话说:“一个人身兼党、国家、行政数职已成为迅速得以实现的民族社会主义统治原则。”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者提出的口号是:“信仰、服从、战斗”。
四、瑞典 新纳粹
随着全球政治局势的变化,一些国家出现了新的政治势力,其中瑞典的新纳粹运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新纳粹运动的兴起
新纳粹运动在瑞典的兴起引起了各界的争议与忧虑。这个运动的核心理念是对移民和种族的仇视,他们主张保护本土白人的权益,并鼓吹种族纯洁主义。虽然瑞典社会一直以来都以包容和宽容为特点,但新纳粹运动的兴起表明了一部分人民对于移民问题的忧虑和不满。
这支新纳粹力量的扩大主要得益于社交媒体的兴起。互联网的高度发达为新纳粹运动提供了一个传播和组织的平台。他们巧妙地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Twitter、Facebook和YouTube等,传播种族主义、仇外和反移民的思想。这些平台的开放性和信息流畅的特点为新纳粹运动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新纳粹运动的影响力逐渐抬头,他们组织示威游行、讲座和集会,宣传种族主义观点,并试图争取更多的支持者。他们借机批评政府的移民政策,抨击多元文化主义,并通过对于问题的简单化和宣传手法影响了一些人的思想。
抵制与反思
然而,瑞典社会并不买账,很多人对于新纳粹运动表示极大的不满和抵制。政府、媒体、社会组织和普通市民纷纷发声,强烈批评并反对这一运动的存在。他们呼吁全社会加强宣传和教育,防止新纳粹思想在年轻一代中蔓延。
瑞典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应对这一问题。其一,加强对于新纳粹组织的监测,并采取法律手段打击他们的违法行为。其二,推广多元文化教育,包括加强学校中的宽容与尊重教育,提高年轻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同时,政府加强了各级机构之间的协作,形成合力应对新纳粹运动的挑战。
这一问题的存在同时也引发了社会的自我反思。瑞典人民开始深入思考移民问题背后的原因以及自身的责任。更多的人参与到对话和辩论中,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瑞典也借此机会加强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通过经验交流和共同努力来寻求解决方案。
未来展望
尽管新纳粹运动存在一定的影响力,但瑞典社会以其包容和宽容的传统仍然是这场运动的强大对手。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积极行动以及人们的自我反思都将有助于遏制新纳粹运动的蔓延。
然而,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多的努力和长期的坚持。政府应继续加强对新纳粹组织的监测和打击,同时深化多元文化教育,树立宽容和尊重的价值观。媒体也承担着重要责任,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理解。
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当发声,传播正能量,严厉谴责和抵制新纳粹运动的存在。通过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我们才能确保瑞典社会的宁静与稳定,让人们共同分享这个美丽国家的繁荣与进步。
五、奥地利 纳粹
奥地利与纳粹:二战时期的历史沉痛回顾
奥地利,这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国家,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而闻名于世。然而,就在二战时期,它也成为了纳粹党统治下的一部分,这段残酷的历史给这个国家及其人民留下了深深的痛苦和创伤。
奥地利:纳粹党的诞生地
纳粹党源于德国,而奥地利是纳粹党的重要发源地。1920年,阿道夫·希特勒成立了德国工人党,后来更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国家社党)。奥地利的安斯尔德·热尔贝尔克,是希特勒的青年时代好友,他是纳粹党在奥地利的积极宣传者和推动者。
随着热尔贝尔克的努力和纳粹党在奥地利的扩张,党员人数不断增加。然而,纳粹党在奥地利遭到了政府和一些人民的反对和排斥。1933年,奥地利政府宣布禁止纳粹党,这一举动加深了希特勒对奥地利的敌意,也加速了纳粹德国对奥地利的干涉。
「安尼克服」:奥地利纳粹统治
1938年,纳粹德国成功吞并了奥地利,这一事件被称为「安尼克服」。希特勒本人也在维也纳广场向民众发表演讲,宣布奥地利成为大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
随即,纳粹党开始在奥地利推行其残忍的统治政策。犹太人、同性恋者、残疾人等被纳粹视为「劣等种族」的人们,遭到了迫害、歧视和大规模屠杀。奥地利的犹太社区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数以万计的无辜生命遭到了夺取。
奥地利的抵抗与和解
纳粹统治下的奥地利并不是一个完全没有反抗的国家。有很多奥地利人秘密进行反抗活动,包括帮助逃亡的犹太人、传递情报和组织抵抗组织等。然而,这些抵抗行动很多时候都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失败的例子也很常见。
二战结束后,奥地利正视自己在纳粹统治下的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和解。奥地利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对纳粹战犯的审判、赔偿受害者等,以赎回部分历史的耻辱。然而,和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仍然有些许的矛盾和争议存在。
纳粹时期遗址的保护与教育
为了铭记历史、警示后人,奥地利将一些纳粹时期的遗址保留下来,建立了红带遗址(Gedenkstätten),并对其进行了修复和整理。这些遗址包括集中营、集会广场等,成为了人们反思与纪念的场所。
此外,奥地利也将纳粹时期的历史纳入教育的范畴中,确保年轻一代能够了解并汲取历史的教训。学校和博物馆中都有关于纳粹时期的展览和教育活动,为人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和思考的机会。
奥地利的和谐与未来
如今的奥地利,在那段黑暗的历史中坚定地选择了和谐与进步。它通过对历史的正视和教育,向世界传递着反对种族主义、仇恨和暴力的强烈信息。
奥地利积极参与各类国际合作,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它发展良好的经济、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国际化的教育,使其成为了一个繁荣、包容和进步的国家。
尽管奥地利的历史包含了痛苦和屈辱,但它通过勇敢地面对和正视历史,为世界树立了榜样。奥地利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真实面对历史,警醒自己和后人,才能避免再次重蹈覆辙。
奥地利,带着创伤,坚定地追寻和平与希望的光明未来。
六、什么是纳粹政权?
纳粹政权是德国希特勒建立的政权,是法西斯政权,在二战时期,希特勒领导的德军大举进攻前苏联。
纳粹政治对内进行独裁统治,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对当时的犹太人进行大肆迫害,扩张领土,破坏世界和平,转移国内矛盾,没收犹太人的财产,给被侵略国带来深重灾难。
七、为什么叫纳粹?
纳粹是一个汉语词语,指德国工人党,此党全称“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中文一般表述为“纳粹”,音译自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的缩写Nazi。
纳粹主义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魏玛共和国,是德国内外矛盾尖锐的产物,所以人们又叫它德国纳粹。当时的德国面临承担战争责任和战争赔偿,以及迁出非德意志人居住地等问题,经济上陷入困境,民族感情遭受挫折。
希特勒等人正是利用了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和经济危机爆发的绝佳时机,将民族主义演变为民族复仇主义,使纳粹主义得以形成。
八、纳粹什么意思?
纳粹是德文“Nazi”的音译,本身在汉语中没有特殊的意义。它是德国工人党更名后的称呼,代表着纳粹主义的政治主张。纳粹主义是希特勒等人提出的政治主张,主张通过武力解决问题统治世界,认为纳粹族本身是高高在上的民族,鄙视劣等民族。
九、纳粹高徒电影解说?
十六岁的中学生托特发现,纳粹战犯曲德也一直平静地住在当地小镇上,托特对曲德战争时所犯下的罪行深感兴趣,决定去勒索曲德,为了托特不告发他,曲德要向托特透露他在过去战时所犯过的罪行,两人奇特的关系不久使告失控,影片的结局是令人震惊的… 【评 价】 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以悬疑手法揭示人性善变和容易受操纵的黑色电影佳作。演员演技精湛,导演手法老到高超,以相对内敛的形式创造出“阴魂不散”的心理恐怖氛围,千万不可错过! 不得不赞一句片中的两位主演——伊恩·麦克伦和布兰德·瑞夫罗,一老一少,邪中有正,善里存恶,诡秘多变的人性在他们的精心诠释下,显示得丰满而富有层次感。没有这两位笑里藏刀地“做秀”,整部电影的魅力将不复存在。导演有眼光!
十、纳粹是啥意思?
纳粹,意译为民族社会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希特勒等人提出的政治主张。
纳粹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
1、宣扬种族优秀论,认为优等种族有权奴役甚至消灭劣等种族。
2、强调一切领域的领袖原则,宣称领袖是国家整体意志的代表,国家权力应由其一人掌握。
3、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力主以战争为手段夺取生存空间,建立世界霸权。
4、反对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恶毒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
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