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威夷群岛的火山
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几乎正中部,是波利尼西亚群岛中面积最大的一个二级群岛!夏威夷州有8个较大的岛屿,面积排名前三的是:大岛(夏威夷岛)、茂宜岛、瓦胡岛。
大岛面积10432平方公里,瓦胡岛1545平方公里,别看是太平洋中的岛州,这面积还是挺大的,瓦胡岛放在中国,相当于一个县域的面积。
二、夏威夷群岛火山爆发
夏威夷州的陆地面积是1.67万平方千米,是美国唯一的群岛州,由太平洋中部的132个岛屿组成。首府位于瓦胡岛上的檀香山。
【地理位置】
夏威夷群岛是由火山爆发形成的,包括8个大岛和124个小岛,绵延2450千米,形成新月形岛链。夏威夷岛为最大岛,岛上有2座活火山。气候终年温和宜人,降水量受地形影响较大,各地差异悬殊,森林覆盖率近50%。本州是由十九个主要的岛屿及珊瑚礁所组成,位于中部太平洋。
【气候条件】
夏威夷州属于热带气候, 这使美国有寒、 温、热三带的领土.。
夏威夷全年的气温变化不大,没有季节之分,2、3月最冷,8、9月最热。通常情况下,从10月到次年4月雨量最大,随时可能下雨。
【行政划分】
首府檀香山(火奴鲁鲁)
县夏威夷县、檀香山市及县、 卡拉沃县、 毛依县、 考爱县
主要城市希洛、檀香山、卡胡卢伊、 怀帕胡、 利胡埃
三、夏威夷岛的火山
夏威夷火山二三十年就会爆火一次,这也要地球版块的运动而定。
夏威夷火山观测站表示,自上月中旬以来,莫纳罗亚火山一直处于“高度动荡”的状态,当时山顶地震的数量从每天10次增加20次,增加到天40到50次。最近几天,地震的频率有所下降,但可能会再次上升。
四、夏威夷群岛,这个火山作用频繁的热点
好处有很多,不同地区的好处都不相同,根据当地地质,气候决定,人口分布等决定 :
1.火山喷发会带来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当地农作物的耕种;(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2.火山喷发期间会有局部地热资源,如温泉,还可以用来发电等;(有火山的地方均可)
3. 火山喷发后带来丰富的硫磺,可用于工业生产原料;(日本)
4. 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特殊地貌,可用于旅游景点观赏。(夏威夷群岛)
5. 火山喷发所带出的物质用于科学研究
五、夏威夷火山岛形成示意图
夏威夷是全世界最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这里有迷人的沙滩,热带雨林和大量特色景点。美国夏威夷州是由100多个由火山爆发形成的小岛组成,其中的8个主岛最知名。但在这些岛屿中,只有7个有人居住。
1、夏威夷岛(Hawaii)也叫做主岛,它不仅是夏威夷群岛的最大岛,也是美国的最大岛。这个岛的面积为10,432平方公里,
2、毛伊岛(Maui)
毛伊岛也叫做茂宜岛,是夏威夷州的第二大岛,面积为727.2平方英里。毛伊岛是茂宜县四个岛屿中最大的岛屿,也是知名旅游景点。该岛人口约为14.5万,在夏威夷群岛中排名第三,次于瓦胡岛和夏威夷岛。茂宜岛的商业中心和最大居民点位于卡胡路伊,该处人口为2.7万。
3、瓦胡岛(Oahu)
瓦胡岛又译为欧胡岛,被称为“聚集之岛”,是夏威夷群岛中面积第三大,人口最多的岛屿,聚集了夏威夷州总人口的大约三分之二。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就坐落于岛屿东南部的海岸边。此外,檀香山国际机场也在这个岛上。
4、考爱岛(Kauai)
考艾岛是夏威夷群岛的第四大岛,属于考艾县管辖,全岛面积1430.4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8万。
5、莫洛凯岛(Molokai)
莫洛凯岛是一个火山岛。岛上最高处是标高1,512米的Kamakou山。莫洛凯岛面积670平方公里,是夏威夷群岛中面积第五大的岛屿,俗称“友善之岛”。这个岛与毛伊岛、瓦胡岛、拉奈岛相邻,总人口约为7千人。
6、拉奈岛(Lanai)
拉奈岛也是夏威夷州的一个火山岛,面积364平方公里,是美国面积第42大的岛屿。岛上唯一的城市是拉奈市,人口约为3200人。
7、尼豪岛(Niihau)
尼豪岛距考艾岛约有29公里,也是一个火山岛,面积为179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60人。
8、卡胡拉威岛(Kahoolawe)
卡胡拉威岛是夏威夷群岛8个主要火山岛中最小的一个岛,面积约116平方公里。这个岛过去曾有人居住生活,但现在的卡胡拉威岛已经没有常住居民。
六、夏威夷火山是什么火山
夏威夷式火山的山坡倾角在3°~10°之间,全部由熔岩组成,火山顶部是一片平坦的地面,其上有一个宽浅的火山口。这类火山在夏威夷群岛分布最多。
夏威夷式火山喷发时熔融的岩浆从地下溢出,但没有爆炸现象,气体和火山碎屑喷发物也很少。在熔岩喷发之前,岩浆从地壳下部上涌,直到地表从火山口漫出。有时,熔岩表面形成一层薄壳,然后薄壳裂开,熔岩再流出来。
夏威夷式火山
夏威夷式火山是一种平缓的穹窿状火山,即盾形火山。
基本信息
外文名
Hawaiian-type volcano
定义
一种平缓的穹窿状火山
山坡倾角
在3°~10°之间
火山简介
夏威夷式火山的山坡倾角在3°~10°之间,全部由熔岩组成,火山顶部是一片平坦的地面,其上有一个宽浅的火山口。这类火山在夏威夷群岛分布最多。
夏威夷式火山喷发时熔融的岩浆从地下溢出,但没有爆炸现象,气体和火山碎屑喷发物也很少。在熔岩喷发之前,岩浆从地壳下部上涌,直到地表从火山口漫出。有时,熔岩表面形成一层薄壳,然后薄壳裂开,熔岩再流出来。
原因与假设
地幔柱假说
太平洋板块上的夏威夷群岛的年龄由西北方向东南方向递减。西部最北端年龄为7500-8000万年;转折处的中途岛则降至4310万年,到了西段的Niihau岛,其年龄只有600万年,到最东端夏威夷岛的火山目前仍在喷发。如果单单是用经典的板块构造理论是无法解释的,原因是该理论只能解释板块交接处的作用,而不能解释太平洋板块内部岩浆活动。1963年,Wilson提出了热点假说来试图解释夏威夷-天皇海山岛链的形成原因,即运动的太平洋漂过固定的热点后形成连续的、阶梯状的火山。随后,Morgan发展了热点学说,并提出了地幔柱假说。
地质热力作用是盆地发育演化和改造的主要因素,随着研究深入,大陆垂向热力作用及其热力构造陆续被发现,其中地幔热柱型是热力构造中非常重要的类型。热点是下地幔圆柱状地幔柱在地表的表现,这个热点在8000万年中一直处于活动之中。热点涌出地幔柱,熔融了软流层上部的岩石圈,形成了一个窗口,岩浆由此喷出冷却、堆积,最终形成了火山岛。
随后太平洋板块移动,但是热点固定不动,窗口与地幔柱脱离后便重新闭合,这样一来其上的火山也无岩浆喷出而熄灭,而新移动到热点上方的太平洋板块又被熔融,形成新的火山岛。最终这些火山岛组合起来,就形成了现在的夏威夷群岛。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夏威夷-天皇海山岛链的火山年龄呈阶梯型分布。
热点-地幔柱假说不仅很好的解释了夏威夷岛链火山的成因,同时也使岛链印证了太平洋板块的运动轨迹,说明板块是向着北方移动的。
热岩区假说
对于上述观点,发表在Science上一篇论文提出了质疑:相关证据表明,夏威夷岛链的海床下方存在一个巨大的热岩区,夏威夷火山的热源正是来源于该热岩区而非地幔柱。
地质学家表示,经过对20年地震数据的分析,他们在夏威夷地区正下方发现了一个800英里宽的热岩区。麻省理工学院地质学家R.D. van der Hils表示,虽然最新的地质发现,并不能排除夏威夷岛链其他一些火山下方有地幔柱,但可以确定的是地幔柱的主要源头并不是在夏威夷岛链的正下方。
地震X线断层摄影术利用地震波穿行时发出的声音和回声探测地幔柱或者热区,但夏威夷下方的地幔测绘难度极大,因为这一地区距离大型地震传感器网路太远。相比之下,研究对于历年来地震数据的分析反倒有更为惊人的结果。
这些信号显示,在地下大约410英里的巨大不规则区域:一个盘状岩石区,温度比周围地区高出300至400摄氏度,距离大岛西部370英里至1000英里之间。研究小组认为这个地幔柱在上下地幔的交界处汇集,而后曲折地伸向群岛下方的地壳,最后涌出岩浆供给夏威夷的诸多火山岛。这种假设有待进一步的证实。
七、夏威夷群岛火山成因
形成原理:
地球内部温度和密度不均匀,在地幔内部形成地幔对流或地幔柱。当高温物质上升到地球浅部时, 由于压力减小而发生部分熔融。
在外力作用下,这些熔融物质汇聚在一起并在地球的浅部形成岩浆囊。当岩浆囊的压力大于地层的压力时,岩浆就会沿着断层或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造成火山爆发。
还有一种火山的成因是由于板块相互作用,比如在板块的俯冲带或碰撞带,由于摩擦形成了局部高温,一些含水矿物的脱水也降低了岩石的熔点,这时也会形成岩浆囊,从而引发火山活动。
扩展资料:
火山种类:
前面讲到的坦博拉火山和夏威夷群岛上的火山,现在还在活动,这就是活火山。
死火山是指史前有过活动,但历史上无喷发记载的火山。我国境内的600多座火山,大都是死火山。
有些火山在历史上有过活动的记载,但后来一直没有活动,这种火山就称作休眠火山。休眠火山可能会突然“醒来”,成为活火山。
特殊意义:
猛烈的火山爆发会吞噬、摧毁大片土地,把大批生命、财产烧为灰烬。可是令人惊讶的是,火山所在地往往是人烟稠密的地区,日本的那须火山和富士火山周围就是这样。
原来,火山喷发出来的火山灰是很好的天然肥料,富士山地区的桑树长得特别好,有利于养蚕业;维苏威火山地区则盛产葡萄。火山地区景象奇特,往往成为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