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兰州人文风情?

来源:www.yingdongcun.com   时间:2023-08-10 01:26   点击:8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兰州人文风情?

兰州是个多民族混居的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多项传统技艺传承,其文化特征深受母亲河黄河影响,人文风情多样,大多质朴淳厚,当地人们大多开朗热情,简单直爽

兰州居住民族:

兰州有汉族、回族、蒙古族、壮族、苗族、瑶族、土家族、朝鲜族、藏族、彝族、裕固族、侗族、布依族、土族、满族、哈尼族等36个民族,除回族外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占3.6%。

传承技艺:

兰州刻葫芦

兰州刻葫芦是中国的民间技艺,主要用刀或者针在葫芦表面进行阴刻,来体现中国传统绘画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然后涂上松墨,令其线条明晰。

兰州冬果梨

兰州冬果梨有大小之分:大冬果梨,果实呈倒卵圆形,果大,平均重320~500克,熟后果实呈金黄色,皮较厚而粗,果肉白嫩,汁多而脆,味浓,酸甜适度,含糖量约9%,小冬果梨由大冬果梨的芽条变异而来,果实呈圆形或椭圆形,其果重平均157.5克,果汁不及大冬果梨多,贮期不如大冬果梨长,但果皮薄,果肉细,果味甜,因其味夺冠,成为甘肃省地方最佳品种之一。

兰州黑瓜子

兰州黑瓜子被誉为“兰州大片”,是兰州著名的特产,黑瓜子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D等营养物质,常吃能延年益寿。

兰州白兰瓜

白兰瓜性喜高温干燥、温差大、日照长的气候。兰州黄河北岸的青白石乡是最负盛名的“白兰瓜之乡”,白兰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酶、钙、磷、铁等,富有营养,具有清暑解热,利尿解渴,开胃进食的功能。

兰州百合

兰州百合色泽洁白如玉、肉质肥厚香甜,有“兰州百合甲天下”的美誉。

兰州苦水玫瑰

清乾隆《甘肃通志》就载:“玫瑰花出兰州”,而以永登县苦水镇所产质量最优,名冠天下。兰州苦水玫瑰和精油产量均居中国首位,是兰州市的市花。

二、介绍运城人文风情?

运城市因“盐运之城”而得名。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黄河金三角经济圈黄金位置,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市毗邻,西、南与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隔黄河相望。全市辖1区2市10县、146个乡镇(办事处)、3338个行政村。全市乡村人口351万,占71%。全市总耕地877.3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15亩。是2006年CCTV十佳魅力城市。

运城市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最早发祥地之一。距今约18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生息。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中国奴隶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的都城均在这里。春秋时统属晋国,晋献公于公元前669年定都于绛(今绛县)。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运城属魏,当时,魏国的都城在安邑(今夏县禹王城一带)。秦始皇统一中国,设36郡,运城属河东郡,治所安邑。以后两千多年,建置频繁,但一直惯称这一地区为“河东”。

三、人文风情包括什么?

包括节日、民间传说、婚俗、服饰、饮食、地方戏曲、礼仪等方面。

人文风情、 岁时习俗和故事传说, 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文化财富。

那里保存着民间实践经验、 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以及天文历法等各类民俗文化遗产, 在人民生产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四、人文风情的意思?

人文风情指某个地区的风俗习惯,例如广西的风土人情;

 民风民俗侧重某个民族的东西,如:彝族的风俗

土风情和风土人情意思一致,就是当地人与景的特点和情致,

表述侧重点不同罢了,前一个人的情志为主,后面当地景色为主。 

家乡风俗和家乡风情是一样的意思吗? 不一样,风俗指的是民风民俗,风情指的是风土人情;一般情况下,风情包含风俗,风情的范围比风俗广。

五、人文风情相关词汇?

形容“人文情怀”的词语有春风送暖,琴心剑胆,唇亡齿寒,东山再起,气吞山河,国泰民安,家国兴盛,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山清水秀等等。

''人文''在词汇广义上讲,是指社会中各种文化现象。

现在流行语的“人文情怀”是指,对某地区性的文化传承、习俗与文化的自然景观产生了依依不舍的情感和怀念。

古往今来好多文人志士在诗词歌赋中都蕴含着人文情怀为人所传颂。

六、丽江人文风情介绍?

1、正月十五棒棒会。纳西人还称此为米拉芝,意思是夫妻二人去买家庭用具。这一天,四方八乡乃至保山、大理、西藏的商人,都运来本地土特产,到会上来交易,品种繁多,热闹异常,是丽江最有特色的节日之一。

2、三朵节。二月初八 三朵节是纳西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届时丽江城乡中古乐长奏,纳西人载歌载舞,还会带着火锅到拉市海等风景秀丽的地方野餐,以此来欢庆节日。

3、东巴会。每年农历3月5日 纳西族聚居地的东巴云集中部——丽江玉水寨,在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东巴会,场面盛大。 这天,东巴们早早来到玉水寨东巴什罗庙。点燃香炉,烧大香,祭拜神灵和祖先,祭拜东巴始祖东巴什罗,并且诵经,做法事。

4、纳西族的火把节。每年农历6月25日至27日 以丽江大研古城最为热闹,纳西人按古规一连要过三天的火把节,点三个晚上的火把。每天门前要点一支柱子般又粗又大的大火把,寨子里的青年们个个拿着又细又长的小火把,沿着田埂、山路,边走边唱,直到深夜。火把燃得越旺,就越吉利,人们越高兴。

5、丽江七月会。农历七月中旬 纳西人的又一重要节日。会期十天左右。因以骤马、牛等大牲畜交易为主,又称七月骤马会。七月会,历史悠久,远近闻名。节日期间,纳西人牵着牲口,带着农副土特产和各种中药材,来到大研古城赶会。逛会,看展览,看演出,从街头到会场三公里路的人流从不间断。日落黄昏,华灯初上,四方街、新大街和广场上,人声鼎沸。

6、转山节。农历七月二十五日 转山节是泸沽湖摩梭人最重大的节日,又称转山会,摩梭人称转山节为朝山节。相传摩梭人的祖先便是在这天诞生的。节日期间,摩梭人都穿上最华丽的民族服装,进行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结交阿夏等各种活动。

七、邳州人文风情特色?

邳州市民间春节有舞狮拜年、跑旱船、踩高跷传统节目。腊月初八"腊八粥"、二月二龙抬头"爆米花"、清明"戴柳"、"插柳"、女儿出嫁要流下几滴眼泪,谓之"金豆豆",以报你母养育之恩等民俗,端午节、春节、中秋节是民间的最为盛大的三大节日。邳州悠久的文明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

八、不丹人文地理风情?

不丹地处中国和印度之间喜马拉雅山脉的东段南坡的内陆国,这里虽然贫穷但却是幸福指数极高的地方。

服饰习俗:

不丹男子上身穿着名为"果"的过膝长袍,宽松的衣服袖口向上挽着,胸前的衣服褶层当口袋用。下着齐膝裙和长筒袜,腰间挂腰刀。脚上穿皮靴,头上戴一顶用牦牛毛制作的帽子。不丹女子通常穿长袍或Kira裙。喜戴耳环、手镯、珍珠项链、红白绿色串珠等装饰品。高级军官除穿军服外,一般穿红黄两色相间的长袍;僧人一般穿一种深紫红色长袍。长袍的一角松松搭在左肩上,裸露右臂。除了高级僧人,现在多数僧人仍打赤脚。

餐饮习俗:

不丹人以大米、玉米、荞麦、小麦、青稞炒面为主食,多食牛羊肉,也吃猪肉、奶酪,喜吃酥油、糌粑和青稞酒。不丹人还喜食辣椒,烹调异常辛辣,以辣椒为蔬菜,而非调料。中部地区的不丹人喜食槟榔。不丹人待客首先献茶,客人一般不应拒绝饮第二杯茶,以表示愿意做主人的朋友。

礼节习俗:

不丹人热情好客,待人很有礼貌。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主人总是非常热情地招待客人。宾主第一次见面时,主人习惯向客人献哈达。不过,今天献哈达只限于仪式和长者使用。国家首脑来访时,欢迎形式通常是国王和其他皇室成员交换哈达。如果第一次被国王召见,可以向国王献哈达,国王一般会赠送他其他礼物。

婚俗:

不丹农村民间不少地方女子的地位高于男子。按照不丹民俗,婚后男方必须入赘女方家,由女儿照顾父母,因此,女儿继承大部分财产。不丹有些村落,只要经丈夫同意,妻子甚至有同时再嫁他人的自由。

大部分不丹国民信奉藏传佛教,在结婚这样重大的事情上,多数不丹家庭都要听取神佛的旨意。一般双方父母将婚事确定下来后,就去寺庙请喇嘛占卜。根据新郎新娘的生辰八字测算二人是否命相相合。如果二人的命相不合,喇嘛就要另外做一次道场化解。为了赶上良辰吉时,不少婚礼会选择在半夜时分举行。不丹人认为,在这个时候人的心灵最纯洁,适合做举办婚礼这样的重大事情。

1980年,不丹皇家政府制定了《婚姻法》,宣实行一夫一妻制,废除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制,并禁止童婚。政府规定的合法结婚年龄是男子21岁,女子16岁。不丹实行族内婚姻,政府鼓励不丹人与不丹人结婚,并对其实施奖励。结婚时一般都要请喇嘛念祝福经。

居住习俗:

不丹居民家里的家具十分简陋,通常席地而坐,睡吊床。受地形限制,不丹人的村落一般只有几户人家,房屋较拥挤,住宅也很简单。由于地势和气候的差异,北部和南部地区的房屋多数是平房,中部地区多数是三、四层高的楼房。随着不丹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城镇从70年代起开始修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及其他建筑物。现在,富裕家庭有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手表等物品。

当地禁忌:

在吃饭、喝酒、喝茶之前,需将少许食物、茶酒向空中抛洒,以此求神保佑。

杀猪当天不能吃肉;若家人出远门,当天不能扫地,家中人生病,要在门口插树枝,禁止外人进屋;家中若死了人,一年内死者家属不能唱歌跳舞,不能杀鸡宰猪,不能打猎,不能婚嫁。

不丹狩猎者信奉:不能将野兽头角抛置山野,或者赠送他人,要把野兽头角挂在灶壁上,外人不得触摸。猎人的狩猎工具不得借给外人等。

九、巴中人文风情?

巴蜀鼎立合为川,古今承续皆是缘。巴中,巴文化中心、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晏阳初故里,巴国、巴人、巴风从此发轫策源,红四方面军在此架起了杨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之一晏阳初由此走向世界。透过1500多年的建县置州史,多少慷慨悲歌、多少儿女情怀滋养着巴山背二歌、翻山铰子、巴中皮影、薅秧歌、巴渝舞这些人文名片。无论是刘邦屯兵得汉城、萧何月下追韩信、张飞擒严颜拒曹操、董修武捐躯辛亥、刘伯坚投身革命,还是李白、杜甫、王勃、岑参、李商隐、陆游、宗泽等游历赋诗,无论是楚楚动人的《巴女词》、满腹惆怅的《夜雨寄北》,还是全国第一的隋唐彩雕、光耀千秋的川陕苏区……这片土地,都让人为之痴迷、为之留恋……

古韵今意相得益彰,山水人文相映成趣。光雾山、诺水河蜚声海内外,茫茫林海意趣盎然,民俗风情原汁原味,美丽新村多姿多彩,绿色的屏障、红色的传奇、特色的资源是巴中人及巴中旅游自信的底气。近30个4A级景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世界地质公园、19国家湿地公园。十万靑山送红军、千里巴山作战场,这里有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红军将帅碑林、红军石刻标语群和众多的红色遗存。重恋叠嶂无穷碧,物华天宝竞风流。这里是闻名遐迩的中国石刻艺术之乡、中国银耳之乡、中国富硒茶之乡、中国南江黄羊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核桃之乡,巴食巴适农产品特色鲜明,声名远播!

四季青山绿水、常年蓝天白云、雨后云雾缭绕、终日鸟语花香。线路精品化丶景点精致化、服务精细化、勤劳、质朴、笃学、尚美的巴中人善于发现美,也善于创造美和感受美。使巴中处处呈现一幅幅和谐图景。

绿色天堂,人文厚土,……1000年前,这里的天文学家张思训仰望星空、廓清混沌。120多年前,这里诞生了世界著名平民教育之父、乡村改造运动创始人晏阳初。80年前,以这里为中心创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一川陕革命根据地,12万巴中儿女参加红军、4万多人牺牲,446位共和国开国将帅们在这里纵横驰骋,巴中儿女用血肉之躯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石。如今,遍布各地的红军遗址、遗迹保存完好,被誉为红色资源露天博物馆,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

十、亚洲不同国家的自然特点和人文风情?

印度气候炎热,东南亚湿热,日本多台风,印尼多海啸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