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上这个是什么鱼?一般什么海域有 ?
应该是单角鼻鱼吧!
单角鼻鱼,又称长吻鼻鱼(学名:Naso unicornis),俗名剥皮仔、打铁婆、独角倒吊,为辐鳍鱼纲鲈形目刺尾鱼亚目刺尾鱼科鼻鱼属的鱼类。
单角鼻鱼(Naso unicornis)又称独角吊,独角兽,长鼻天狗,长吻鼻鱼,属鲈形目、刺尾鱼科、鼻鱼属,为一类珊瑚礁区周边生存的热带海水鱼类。单角鼻鱼分布于非洲东部、印太海域北部及夏威夷海域,幼年时期多活动于珊瑚礁区,觅食礁石上的海藻等,并利用礁石躲避天敌,成年后活动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礁石区。可作为观赏鱼。
中文学名
单角鼻鱼
拉丁学名
Naso unicornis
别称
长吻鼻鱼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辐鳍鱼纲
亚纲
真骨下纲
目
鲈形目拆贺
科
刺尾鱼科
属
鼻鱼属
种
单角鼻鱼
英文名
Unicorn Tang
单角鼻鱼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海域,包括东非、红海、毛里求斯、塞舌尔、马尔代夫、留尼汪、马达加斯加、罗德豪岛、斯里兰卡、安达曼群岛、日本、台湾以及西沙群岛、中沙群岛、舟山群岛等中国沿海、菲律宾、印尼、新几内亚、新喀里多尼亚、澳洲、新几内亚、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帕劳、所罗门群岛、斐济群岛、瓦努阿图、夏威夷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瑙鲁、基里巴斯、图瓦卢等海域。
本鱼体呈椭圆形而侧扁;成鱼头顶有角状突起,其长度与吻长略同,吻背朝后上方倾斜,直到角突处为止。体色为蓝灰色,腹侧则为黄褐色,尾柄上的骨质板为青黑色。雄鱼除角突外,尾鳍截形,上下叶延长成丝状,上叶较长陵稿。背鳍硬棘6枚、背鳍软条27~30枚、臀鳍硬棘2枚、臀鳍软条27~30枚。体长可达70厘米
本旅汪派鱼多半在礁沟,礁坡或有涌浪处成群活动,交配时成对出现,属杂食性,幼鱼以藻类为食,成鱼则以浮游生物为食。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如果我的回答令你满意的话,请给个采纳,谢谢!
单角鼻鱼,又称长吻鼻鱼(学名:Naso unicornis),俗名剥皮仔、打铁婆、独角倒吊,为辐鳍鱼纲鲈形目刺尾告巧鱼春段亚目刺尾鱼科鼻鱼属的鱼类。
单角鼻鱼为一类珊瑚礁区周边生存的热带海水鱼类,分布于非洲东部扒友誉、印太海域北部及夏威夷海域,幼年时期多活动于珊瑚礁区,觅食礁石上的海藻等,并利用礁石躲避天敌,成年后活动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礁石区。可作为观赏鱼。
骨图由日本管理大生所发明,故又名石川图。鱼骨图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它也可以称之为“Ishikawa”或者“因果图”。其特点是简捷实用,深入直观。它看上去有些像鱼骨,侍碰问题或缺陷(即后果)标在“鱼头”处。上长出鱼刺,上面按出老码谈现机会多寡列出产生问题模拆的可能原因,有助于说明各个原因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这种鱼确实没有见过,感觉是在比较深的海里才有。
二、大神们知道这是什么鱼吗?
如图 , 游鳍叶鲹
鲹科 Carangidae 叶鲹属 Atule 海生鱼类
下图为 游鳍叶鲹 Atule mate (Caranx mate ) , 俗称 四破鰺仔、黄尾瓜仔、平瓜仔、甘仔鱼(台东)、大目孔、大目巴弄
体呈长椭圆形,稍侧偏。吻尖,其长大於眼径。脂性眼睑非常发达,仅瞳孔中央露出一长细缝。齿细小,上下颌各有一列齿,唯大鱼上颌前方有2-3列犬齿,後侧则仍仅一列。体被圆鳞,胸部完全具鳞不裸露。侧线直走部始於第二背鳍6-8鳍条下方。稜鳞强,几乎存在於直仿灶衫走部的全部。第二背辩态鳍前方鳍条不延长,臀鳍与其同形。无离鳍。体背蓝绿色,腹部银白,体侧上半部具9-10条暗色横带。鳃盖後缘上方具一显著的黑斑。背鳍及尾鳍黄绿色;臀鳍淡黄色,馀则透明或淡色备腔。
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热带海域,包括非洲东海岸、红海、印度沿海、南中国海、印尼、澳洲西北海域、菲律宾、中国台湾、日本南部、夏威夷群岛及南太平洋斐济群岛等。近沿海群游性鱼类,栖息深度可达50米。
三、请问这是什么鱼?
突颌月鲹(学名:Selene vomer):最大长度可达48.6厘米,常见长度36厘米;最大重量2.2千克带晌绝。造型奇特,呈特有的镰刀状菱形轮廓,体侧扁。体被小圆鳞或胸部不同程度的裸露或全为退化状谨森鳞。第1背鳍短,胸鳍非常小,第2背鳍1棘22根软鳍条,臀鳍19条,尾鳍像其他鲳鲹深分叉。鱼体呈银色,下体底纹灰色,两侧有三四道黄色横蠢姿条。
具中水层或表层的巡游习性,且游速快,为肉食性鱼类,多以动物性浮游生物、小鱼、小虾为食。分布于美国东部和西部海岸温暖的水域。
别 称:马头鱼
如图 , 鲹科丝鲹属鱼类 但并非月鲹 学名
鲹科 Carangidae 丝鲹属 Alectis 海生鱼类
下图为 印度丝鲹 Alectis indicus(长吻丝鲹、印度白须鲹),俗称 铜镜魽仔、大花串、须甘
眼缘到嘴的距离大于眼的直径约有2倍,头部轮廓不论老幼均明显突出。第一背鳍有硬棘6枚,于体长约至30厘米以后,第一背鳍即消失不见;第二背鳍有软条17至18枚,前9枚软条均呈长丝状延长,丝状延长可达60至80厘米;臀鳍有硬棘2枚,成长后消失,软条16至17枚;胸鳍或臀鳍的前3至6枚软条,亦有延长的现象。老成鱼各鳍的丝状延长会消失。体长可达165厘米。
无腥味,淡白的鱼,红烧、清蒸都对味。另外幼鱼可做为观赏鱼。幼鱼游泳力弱,容易受海流推送,有进入港内、防波堤之可能,因此常被钓获,或被潜水夫埋陪捞取卖给观赏鱼店。每当豪雨过后,沿岸的沙质海滩水质混浊,本鱼常会聚集靠岸,捕食在浊水陆卜中大量孳生的糠虾。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包括红海、东非、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斯里兰卡、印度、马尔代夫、日本、台湾、中国沿海、菲律宾、印尼、越南、马来西亚、澳洲、所罗门群岛、密克罗尼西亚早液穗、斐济群岛、瑙鲁、马里亚纳群岛、夏威夷群岛、马绍尔群岛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