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血胆将军”乔治·巴顿在进攻意大利西西里岛时有什么表现?

61 2023-10-29 01:13 admin   手机版

一、“血胆将军”乔治·巴顿在进攻意大利西西里岛时有什么表现?

1943年1月,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中达成了进攻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方案。

担任直接进攻西西里岛任务的是巴顿率领的美第7集团军和蒙哥马利率领的英第8集团军。

这次战役的作战方案是蒙哥马利制定的,军事目标是夺取西西里岛东北角靠意大利本土的墨西拿,由英军在西模李则西里岛东南登陆,沿东海岸向北直趋墨西拿,这个进攻点较为隐蔽,进军路线很短。

巴顿率领的美军起着掩护英军侧翼的配角作用,在地形开阔、易遭伤亡的西西里岛南部登陆,先向西北再折向东进行路线很长的迂回作战。

巴顿对这种明显歧视美军的方案十分气恼,因为以前英军就对美军在北非战役中的失利有过嘲讽,所以他在战前就憋足了劲要与蒙哥马利一比高低。在西西里登陆前夕,巴顿对全集团军发布了命令:“我们必须迅速地、无情地、勇敢地、无休止地进攻,才能保持优势。不论你们多么疲劳、多么饥饿,也要坚持出击,因为敌人只会比你们更疲劳、更饥饿。”

1943年7月10日盟军登陆后,巴顿率领部队向敌军发起了暴风雨般的猛攻,很快占领了岛西北的西西里首府巴勒莫。这时蒙哥马利率领的英军在东海岸的卡塔尼亚受到德军增援部队的顽强阻击,进展艰难。巴顿则率美军沿着岛北岸向东边墨西拿方向推进,轴心国军队受到英美两个方向的夹击,决定将主力部队撤回意大利本土。为了掩护主力的撤退,德军在西西里东北的山地对向东推进的美军进行了顽强的防御。巴顿的部队进攻受阻,他曾3次使用小型两栖攻击舰在海上配合,企图阻止敌军主力的撤退,但因未能得到盟军飞机的援助而失败。但第7集团军在巴顿的指挥下,经过顽强奋战,最终于旦棚8月16日攻占了墨西拿。美军在英军面前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巴顿也由此名声大振,在一片赞扬声中他开始有些飘飘然了。

然而,当蒙哥马利和美军另一将领克拉克指挥盟军在意大利本土作战,布雷德利调往英国扰念组织军队准备“霸王战役”(即诺曼底登陆战役)时,巴顿却因打了一个勤务兵耳光而引起舆论哗然,致使他未受到重用。

二、驻守西西里岛的轴心国部队是谁?

驻守西西里岛的轴心国部队为意大利第6集团军,司令是意大利A•古佐尼将军,辖8个海岸师、4个意大利机械化师和2个德国装甲师。同时,“槐粗赫尔曼•戈林”师于6月抵西西里,总兵力达27万人,包括战役开始后增援的2个德国师。可孙誉用于铅凯镇空中支援的飞机约600架。实际上,德军派驻第6集团军的联络官森格尔•翁德•埃特林中将控制着德国师和古佐尼。此外,赫尔曼•戈林也经常直接给他的师下达命令。

三、巴顿赢得西西里岛战役胜利,为什么被解职?有隐情吗?

1943年7月的西西里岛战役不得不说是二战中一次非常关键的战役,盟军以敌军一半的兵力拿下了西西里岛,使得欧洲南部德军的防线洞开,直接促成了墨索里尼的下台和意大利的投降。而拿下西西里岛的最大的功臣,莫过于美国将军乔治巴顿。

 

巴顿率领其第七集团军四天推进320公里,拿下了巴勒莫,俘虏5万敌军,并率先拿下了墨西拿,将法西斯部队赶出了岛屿。巴顿一战成名,成为了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极大的彰显了美军的作战力和影响力。春风得意的巴顿,却因为扇耳光事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巴顿在占领墨西拿期间,一周两次去巡视战地医院,一次训斥了一个躲到了医院的士兵,另一次在众目睽睽之下竟然扇了一个士兵耳光。巴顿形象大跌,扇耳光事件很快成为了美军在盟军中的最大丑闻。

 

被扇耳光的士兵所属的军团正是在英国将领亚历山大集团军麾下,亚历山大咽不下这口气,直接把巴顿告到衡或了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那里。盟军虽然表面上一团和气,但是暗淡暗地里,英军和美军都在为争夺盟军的指挥权明争暗斗。亚力山大、蒙哥马利等一众英国将领自然看不惯巴顿的骄横跋扈,口无遮拦,自然不会放过扇耳光事件,想借此让巴顿下不了台。巴顿在西西里岛战役当中抢了蒙哥马利的风光,先是占领了巴勒莫,又很快拿下了墨西拿,这让自称老大的英军倍感没面子,这也让英军将领们大为光火。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本来认为扇耳光事件无关大碍,他是力保巴顿的,但是耐不住英国的媒体添油加醋,导致美国政客们对巴顿表示不满,给艾森豪威尔施加压力,给予其严惩。

 

在美国政客眼中,巴顿触碰了他们的底线,扇士兵的耳光,那是侵犯人权,这是美国政客所却不能容忍的,因为美国一直标榜民主和人权。他们绝不能容忍美国的一个高级军官将其暴虐的性格凌驾于法律之上。另外,他们指责巴顿不尊重科学,战场恐惧症是一种疾病,学名叫做忧郁型神经官能症,谁都可能患上。携拦闭对医学一窍不通的巴顿,不听从医生的解释,就对士兵横加指责,甚至扇了耳光,引起了医学界的强烈不满和抵制。政客们还认为巴顿的行为严重玷污了美军文明的形象,将美军长期以来的军阀作风暴露无遗。尽管美国高层罗斯福、马歇尔还是很袒护爱惜这位将领的,但是最终巴顿被卸甲归田,解除了集辩裂团军司令职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作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无疑是这场世界大战中的最大受益者。然而,在美军参战初期,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英国,一直主导着盟军的军事行动,这让国家实力巨大的美国很不服气。

随着战事的继续,美、英双方的明争暗斗更加激烈,以至于西西里岛战役,演变成一场双方军队的“赛跑”,并在重大问题上出现分歧。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不甘沦为美国的“跟班”,上演了一出出争权夺利的闹剧。

巴顿戏弄蒙哥马利,英国人没有轻饶他。

西西里岛战役,一向看不惯蒙哥马利等人的巴顿,将美军的实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丝毫不给英国人面子,甚至是故意羞辱。美军将领自然是心领神会、哈哈大笑,而一直以“老大”自居的英国人,看到了美国的实力以后,危机感骤然增加。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美国在重大问题上不再听凭英国人的摆布。灶祥按照丘吉尔的战略设想,以西西里岛为跳板,从南方攻击德国的“软腹部”,既在欧洲问题上与苏联保持距离,又将美国系在自己的“战车”上,维护英国在欧洲的利益。

殊不知,美国的战略利益是在全球,双轮判方的出发点从开始就出现了严重分歧。美国坚持在法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就是策应苏联在东线的反攻,并扩大在全球的影响力。尽管双方和气一片,但美国的强势还是让英国人感到愤恨。

作为美军象征的巴顿,不仅一向看不惯英军,而且在西西里岛战役中大放异彩,彻底压过了英军的势头,还借机羞辱英国人心目中的英雄蒙哥马利。也就是说,巴顿的骄横彻底地激怒了英国人,他们要找一个机会,对其进行打击报复。

在巴顿身上找毛病,简直就是轻而易举。事情源于西西里岛战役期间,巴顿掌掴2名“贪生怕死”的士兵,引起了国内一片哗然,纷纷指责巴顿的野蛮;在英国,更是要求盟军司令部解除其军职,巴顿成为了英国人借题发挥的目标。

艾森豪威尔十分清楚,英国人别有用心,想借机打压美军在盟军中的势头,并不断在背后推波助澜,将本该属于军纪的问题,扩大成政治影响。他一面解除巴顿职务,让其避开风头;一面对英国媒体发出警告,适可而止,不要太过分。

丘吉尔支持,蒙哥马利挑战艾森豪威尔的权威。

1943年9月,盟军在完成西西里岛战役后,即刻向意大利南部发起了进攻。而此时的巴顿也因掌掴事件,以及英国人在背后“搞鬼”、小题大做,最终被解除职务。作为老朋友的艾森豪威尔,自然明白其中的缘由,但以大局为重,忍了下隐桐搏来。

扳回一局的蒙哥马利,踌躇满志地率领部队进攻意大利,本想趁着意大利投降,迅速推进到德国南部,但反应更迅速的德军,一夜之间解除了80万意军的武装,并阻止盟军于古斯塔夫防线。再加上美军战略调整,不再投入一兵一卒。

也就是说,丘吉尔打击德国“软腹部”的计划彻底泡汤,蒙哥马利也只好返回伦敦准备诺曼底登陆,但让他们念念不忘的,还是盟军的指挥权。艾森豪威尔作为盟军最高统帅,却处处受到丘吉尔、蒙哥马利等人的刁难,不断地挑战其权威。

一是,制定登陆法国计划时,高高在上的蒙哥马利,经常不参加最高军事会议,但在计划出台的时候,再一次推翻盟军最高司令部的计划,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方案。艾森豪威尔本着团结的目的,同意了他的修改,并将战役延后一个月实施;

二是,登陆法国后,蒙哥马利指挥的第21集团军群,进展并未达到预期,但要东西的本事很大,不仅要走了原属美军的装备补给,而且希望能够统一指挥地面部队。面对无理的要求,在美军将领的支持下,艾森豪威尔亲自接管了地面指挥权。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丘吉尔为了抗衡美国,晋升蒙哥马利为元帅,在军衔上压过了艾森豪威尔。然而,地位是靠本事说话的,美军已逼近巴黎,而蒙哥马利却在卡昂停留了35天,为了避免难堪,他甚至试图说服艾森豪威尔让美军停下来。

随着美军的地位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丘吉尔、蒙哥马利等人依然希望英军在盟军中拥有一定的地位。然而,实力是硬道理,自开战以来,美军的投入与获得的战绩最多,而英军的表现常常受到美军的嘲笑,甚至艾森豪威尔对其越来越没有耐性。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蒙哥马利传》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