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惨烈的库尔斯克大战,德国为何不败而败?

249 2023-11-02 20:44 admin   手机版

惨烈的库尔斯克大战,德国为何不败而败?

因为这场战役之后,德军虽尘枣然损失较苏联小,但是被迫退出了已占领的领地。而且自库尔斯克战役之后,德军再也无法掌握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库尔斯克战役是历史上最大的坦克大战,是苏德战场决定性的一场战役。双方各投入坦克上千上万量,前期人员也调配充足。我们都知道,德国的坦克是十分精良的,号称可以一打十,作战部队战斗力也格外强悍,统帅曼施坦因也经验丰富,所以本次大战胜负的统计依据的是,德军以少量的人员牺牲及战备耗损而赢得表面的胜利,实际情况却是,德国因本次战争输的非常彻底。

首先,德国自库尔斯克战役之后就再也无法掌握苏德战场的控制权了。我们知道苏德还有一场战争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如果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让德国无法喘息,那么库尔斯克战役则直接加速了德国的衰落。自本次战争之后,德军培袭再也无力抵抗苏军的进攻了。

其次,德国虽然在本次战争中获得了胜利,派中拆但是被迫离开了已占领的地区,直接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说,这样的结果是得不偿失的,同样是失败的。战役后期,因美军在西西里岛登陆,希特勒要求曼施坦因将库尔斯克战役中的大部分主力军全部调往西线,即使遭到曼施坦因的强烈反对。被抽离出精锐部队的德军,在面对苏联大军的凶猛反攻下,毫无招架之力,只得落得节节后退。所以并没有得到任何对德国有所助益的东西。

战争总是残酷的,库尔斯克战役也是苏德战场的一次最要的转折,德国和苏联通过这次战争地位完全发生了反转。

德国当时指挥混乱,内部出现谈谨了一含猛基定知拦的问题,战场控制权失控,而且当时他们都是重载军火,类如坦克之类,虽然没败,但军事成本投入巨大,收支不平衡,所以不败而败。

德国投入了全部的身家,准备一战成功,可是碰到了猪队友塌返谈意大团碰利,虽然仗世如打赢了,可是还是需要退出被占领的地区。

因为德军的战役目的未达成,而苏军的战役目的达成了。双方战损不是战役战争胜败的评定标准。

此轿郑时在东线激战正酣之际,希特勒不能不去考虑南线的西西里,希特勒毕竟不是一个纯粹的军事指挥官,他是一个需要耐笑包揽政治,军事,昌帆含经济的统帅。

库尔斯克大会战胜利有赖于苏军夺取制空权?

错,库尔斯克会战苏军胜利主要依赖T-34坦克在机动性和数量上的优势。

库尔斯克会战是1943年苏联红军与德国法西斯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从战役规模而言,它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战,而就其意义而言,正像希特勒本人在写给当正亩时德军将领的一封信中所说的:“这次对苏战争的成败可能将取决于库尔斯克会战的结果。”

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共击溃德军30个精锐师,内7个坦克师。德军损失官兵50余万人、坦克1500辆、飞机3700余架、火炮3000门。德军奥廖尔基地冲蚂和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基地均被清除。但一些西方历史学家贬低库尔斯克会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和地位。他们中有些人极力为纳粹德国国防军统帅部恢复名誉,掩饰其失策,把“堡垒”战役失败的过错全部推给希 特勒。另一些人认为库尔斯克会战是大战中的一个小插曲,避而不谈这次会战。实际上,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的胜利具有重大政治军事意义。

双方参加这一会战的兵力庞大,计有400余万人、火炮和迫击炮6.9万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3万余辆,作战飞机约1.2万架。德军夏季进攻的失败,埋葬了德军宣传机关编造的苏军战略有所谓“季节性”,苏军只能在冬季进攻的神话。德军的进攻战略遭到了完全破产。库尔斯克会战进一步改变了战场上的兵力对比,终于巩固了苏军统帅部手中的战略主动权,为苏军展开战略总攻创造了有利条件。库尔斯克胜利和苏军进逼第聂伯河,完成了战争进程中的根本转折。德国及其盟国被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争区转入了防御,这对大战的尔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德军重兵在苏德战场被击溃,为英美军在意大利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苏军有10万余名苏联军人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180多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

苏军统帅部顺利地解决了战略,战役法和战术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方面军群之间战略协同的组织,最高统帅部赖以改变不利兵力对比的战略预备队的使用,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决定性方向大量集中兵力兵器,取得了新的经验。新编制坦克集团军第一次用作扩张战果的梯队。在库尔斯克空中交战中,苏军航空兵最终夺取了战略制空权,并一直掌握到战争结束。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军战略领导的特点是高度集中,能现实地考虑形势特点和善于选择适当的斗争方法。

通过库尔斯克会战,苏联武装力量使敌人遭受了永远不能恢复元气的失败。歼灭了法西斯德国30个师,其中散清埋包括7个坦克师。德国陆军损失了共50万人,1500辆坦克,3000门火炮,3700架作战飞机。库尔斯克弧型地带大会战对于德军是致命危机的开端。

库尔斯克会战以苏联武装力量令人信服的胜利而结束。已经明显地看出,苏联武器的威力和苏联人民奋不顾身的战斗,将使法西斯主义遭受灭顶之灾。

库尔斯克大会战胜利不是赖于苏军夺取制空权

库尔斯克大会战胜利的原因是:

1、情报,这是最主要的。苏军事先得到了德军“堡垒腊让搭计划”这一进攻的情报。

2、是兵力部署,苏军做好轮拿了应战的部署且兵力强于德军。

3、是盟军1943年7月12日登陆意大利西西里岛,迫使德军不得不抽调兵力防卫意大利而被迫中止堡垒计划的进攻。

库尔斯克会战(Battle of 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坦克会战;是欧洲东线战场中,德军与苏联红军出动了5000辆坦克在库尔斯克爆发的一场会战。德国方共投入了250万名士兵和6045辆坦克,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2000架,也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单日空战。

库尔斯克会战也是德军最后一次对苏联发动的战略性大规模进攻,企图重夺战略主动权,但由于苏军事先已得知德军要进攻的情报并已做好建立三道防御线的充分准备和驻守数量极为庞大的兵力兵器,德军进攻步调缓慢且付出伤亡惨重,最后因为滑慎在1943年7月12日盟军登陆意大利西西里岛,不得不抽调兵力防卫意大利而被迫中止堡垒计划的进攻。

这次会战消灭了希特勒在政治上、军事上寄于厚望的德军主要集团,而当完成了这一任务后,苏军战线中的弧形也消失了,形成了一道新的、更坚挺的战线。

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的分水岭,战役之前德军还有一定程度上的部分战略主动权,能够自主选择发动进攻战役和进攻方向;战役之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采取全面战略防御。苏联红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大规模的全面进攻。库尔斯克会战同时也被视为苏德战争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转折点。

一看就知道你也是军事迷!呵呵!

不十分正确!因为库尔斯克扮拆大会战是双方各种战争因素较量的结果!而不全全是制空权!

库尔斯克大会战,是德苏双方最终实力的大比拼!投入兵力过百万,二战中投入人员最多的一战;

但它亦是一场消耗战,不论是对德军还是对苏军,都是如此。

德军的优势是机械化,激动性强。弱势是兵员严重不足,凑到战场上的不是新入伍的就是轴心国盟军(意大利匈牙利等)的杂牌部队;同时战略资源严重匮乏(如作战汽油)

苏军的优势是兵员充足,地域缓冲旷阔,作战潜力深厚,战略资源雄厚(许多新制大炮坦克飞机等)。不足是机械化配备较弱(尽管有),总体战斗力不强,往往一个德国正牌师能搞定二至三个俄国师甚至更多。

在库尔斯克会战前期,双方经过短暂的休整后重新积蓄力量,准备再次对决,巧就巧在双方都选择在库尔斯克作为撕破对方防线的切入点。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德军亟需休整,大部分德国师都不满编,杂牌战斗力狗屁不是(就如中国抗战时的伪军),战略资源还都没有到位,希特勒就迫不及待的命令德国的参谋部准备进攻了!当时负责德军的总指挥曼施坦坚决反对立即进攻,但德军的军训使这位将军选择了服从命令!可惜曼施坦因这位机械化战神了!

不过说过来,单单就这次会战来说,苏军的损失更大一些,但就整体战略影响来讲,德军彻底失去了厅孝枣再进攻的能力,甚慎氏至节节败退。

库尔斯克会战苏军胜利的原因有三条:

第一是情报,这是最主要的。苏军事先得到了德军“堡垒计划”这一进攻的情报。

第二是兵力部署,苏军做好尘昌了应战的部署且兵力强于德军。

第三是盟军1943年7月12日登陆意大利西西里岛,迫使德军不得不抽调兵力防卫意大利而被迫中止堡垒计划的进攻。

苏军之所以在库尔斯克大会战取胜得益于夺取制空权?至少是不全面,德军在各个方面都不占先。

库尔斯克会战中双方兵力(真实情况不详),苏军各方面都占先。

德军总兵力为90万人,另外还有2700辆坦克,1万门火炮和2000多架飞机。运兄团

苏军 兵力130万人的兵力,2万多门火炮,3400辆坦克和2100余架飞机。

进攻一方兵力必须数倍于守方才有胜算,这是常识。作为进攻一方,德军兵力差得太多了。所以,德军最根本的失败是输在情报上了。让苏军事先旁橘集结了那么足的兵力,加上地利、天时都不占先,注定德军进攻是送死。

库尔斯克会战苏军胜利的原因有三条:

第一是情报,这是最主要的。苏军事先得到了德军“堡垒计划”这一进攻的情报。

第二是兵力部署,苏军做好了应战的部署且兵力强于德军。

第三是盟军1943年7月12日登陆意大利西西里岛,迫使德军不得不抽调兵力防卫意大利而被迫中止堡垒计划的进攻。

苏军之所以在库尔斯克大会战取胜得益于夺取制空权?至少是不全面,德军在各个方面都不占先。

库尔斯克会战中双方兵力(真实情况不详),苏军各方面都占先。

德军总兵力为90万人,另外还有2700辆坦克运兄团,1万门火炮和2000多架飞机。

苏军 兵力130万人的兵旁橘力,2万多门火炮,3400辆坦克和2100余架飞机尘昌。

进攻一方兵力必须数倍于守方才有胜算,这是常识。作为进攻一方,德军兵力差得太多了。所以,德军最根本的失败是输在情报上了。让苏军事先集结了那么足的兵力,加上地利、天时都不占先,注定德军进攻是送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