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西西里岛战役,艾森豪威尔如何逼意大利设立两个政府?

277 2023-11-11 18:12 admin   手机版

二战中,意大利人浪漫、随性的个性,给人们留下了“不务正业”的印象。在墨索里尼执政时期,非但没有很好的配合德国,反而处处“惹祸”,迫使德军跟在其后面“擦屁股”。于是,有人说:“德国的失败,有1/3归咎于意大利”,俗称“猪队友”。

大多数人都知道在战争期间,法国投降后成立两个政府,亲德的维希政府和戴高乐领导的“法国全国解放委员会”;但很少有人知道,意大利在战争中也成立了两个对立的政府。可笑的是,她是被艾森豪威尔“逼出来”的。这是怎么回事?

意大利的混乱政局,还要从盟军进攻西西里岛开始讲起。

1943年7月,艾森豪威尔指挥盟军分两个方向在西西里岛登陆,吹响了进攻意大利的号角。隔着狭窄的海峡,激烈的枪炮声、飞机的轰鸣声,声声入耳,让意大利人无比惶恐。更让他们慌张的是,盟军飞机在首都罗马投下了“劝降书”。

意大利人开始审视自己的处境。德、意联军在各个战场失利,如今首都的天空由盟军控制,海岸线也遭受威胁,举国上下笼罩着失败情绪。更何况,在国内担任防御任务只有区区47个师,并且兵力分散、毫无斗志,现在的意大利军队犹如一盘散沙。

连年的战争、巨额的开支、盟军的封锁,意大利的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物价上涨、物资奇缺,各种高额的税收,让民众对墨索里尼政权彻底地失去了耐性,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纷纷要求停止战争,墨索里尼下台的呼声越来越高。

意大利国王与军方高层密谋决定,是摆脱墨索里尼独裁的时候了。“善于摇摆的”意大利人意图将一切罪过归咎于墨索里尼一人,其中他的女婿也赞同这一点。于是,横行意大利20多年的墨索里尼被国王废黜一切权力,软禁在阿布鲁奇山。

这个消息让艾森豪威尔喜出望外。他认为,这是打击轴心国最好的机会,通过与新政府的合作,可以“兵不血刃”的占领意大利全境。然而,关于意大利是否“无条件投降”,罗斯福、丘吉尔却与艾森豪威尔有很大的分歧。

在罗斯福等人看来,意大利必须遵照同盟国不与德、意、日三国进行谈判的原则,只接受“无条件投降”。也就是说,不接受有条件的投降。但艾森豪威尔认为,墨索里尼已经下台,不适用这一原则。就在争告含论不下的时候,德国人抢先出手了。

德国大军压境,意大利耍“两面派”。

意大利的“反叛”,让德国人倍感没有面子。为了扭转不利的局面,从法国和德国迅速集结了19个德国师组成“B集团军”,由隆美尔指挥,计划占领意大利。胆小的意大利一面宣称站在德国一边,避免遭到报复,一面暗地与盟军谈判。

艾森豪威尔对意大利的“两面派”做法十分反感,必须施加压力,逼其就范。他认为,一是,鲜明的态度,有利于下一步行动。一旦意蔽友帆大利站在盟军这一边,在政治上可以给岌岌可危的轴心国同盟以沉重打击,鼓舞反法西斯阵线的士气;

二是,时间紧迫,不能给对手反应的时间。盟军的军事行动有自己的节奏和部署,不可能按照意大利人的想法去做,一旦久拖不决,不确定的因素太多。更何况,盟军的有力进攻也有利于意大利放下幻想,毕竟47个意大利师宏雹也是不小的压力。

更重要的是,一旦意大利宣称站在同盟国一边,德国人势必出兵填补“窟窿”,从前线抽调部队平息意大利的“反叛”。无形中,牵制了大量的德军,对日后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登陆法国极为有利。

但让艾森豪威尔失望的是,与意大利的谈判足足拖了一个月。直到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开始强渡墨西拿海峡,向罗马进军时,意大利迫于压力,才决定向盟军投降。然而,胆小的意大利人害怕德军报复,迟迟不公开与盟军合作的声明。

这俨然就是“既当婊子,还要立牌坊”。艾森豪威尔十分气愤,明确地告诉意大利人:“不管你们怎么做,我都将按原定时间广播停战协定,如果你们出尔反尔,将承担一切后果。”就在他发表声明后的90分钟,意大利才宣布停战。

停战宣言发布后,德军立刻包围了罗马,解除了意大利军队的武装,王室成员只得乘坐2艘潜水艇出逃,另立政府机构。同时,将软禁的墨索里尼解救出来,在罗马设立了傀儡政权。也是随法国之后,在欧洲的第二个“一个国家两个政府”的国家。

挺进罗马计划破产,丘吉尔大失所望。

1943年9月,艾森豪威尔下达了进攻意大利的命令,但由于德国反应迅速,在谈判的一个月时间里,完成在意大利边境的部署。盟军进展的不顺利,尤其在“古斯塔夫防线”,更是停滞不前,损失惨重。

原本可以“一蹴而就”的局面,由于意大利人的犹豫不决,给了德国人充分的准备。尽管意大利退出战争,牵制了大量德军滞留在意大利,但艾森豪威尔占领罗马的梦想破灭了。好在现在的局面对盟军开辟“第二战场”极为有利。

于是,艾森豪威尔将地中海战区的指挥权交给英国人亚历山大将军。而他则赶到伦敦,开始筹划登陆法国的“霸王行动”。这对丘吉尔来说,是个沉重打击,由他倡导的进攻意大利计划,最终由英国人自己去打,美国不陪着玩了。

首先,美、英两军之间因为进攻西西里岛本就有诸多矛盾。尤其是马歇尔将军根本不愿意听从丘吉尔的指挥,舍近求远地“为他人做嫁衣”。要不是丘吉尔做罗斯福的工作,以总统的名义强压,他早就将英国人甩一边了。

其次,原本认为战斗力不强的意大利军队,在宣布投降后,80万军队被德军缴了械。并在隆美尔、凯塞林两位德国战将的指挥下,居然抵住了盟军的进攻。意大利成了“鸡肋”,既攻不下来,又不能轻易撤退。

更重要的是,随着战局的发展,相对于开辟“第二战场”,意大利战场已成为次要战场。这一点,丘吉尔比谁都清楚,盟军登陆欧洲的战役迫在眉睫。因为,苏军结束库尔斯克战役后向中欧进军,有将势力范围向西扩大的意思,这是他最担心的。

艾森豪威尔这一走,不但打乱了丘吉尔妄图将美国拴在自己身边的想法,而且彻底地失去了英国在盟军中的主导地位。也就是说,今后盟军的行动将以美国人说了算。

此时的丘吉尔更多的是无奈,还是失望?欢迎讨论和留言。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艾森豪威尔》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还是因为盟军强大的优势让意大利内部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袭歼码,首先很多的倾向于盟军,但是德国这方面也出手来,为了打击德国,他就开始出手,慢慢的对意大利原意投降了成立拍哪政府改厅来对抗,这样可以瓦解德国和意大利对法西斯内部的心态。

因为意大利在当时是出了名的两面派,在一战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艾森豪威尔迹族局的意思就是另立一个政府,有利于打击德意日三穗衡国,但是,意大利一方面希望投降,一方面担心德军的报复,就迟迟不敢公开,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姿让。

当时艾森豪威尔率领的同盟国大灶顷军逼压意大利,意大利政府投降了,但是也害怕德军的攻打,不敢按时投降,当艾森豪威尔逼迫下,意大利一面投降德军后,政府官隐饥员立刻跑到同盟国,德军占领意大利后扶持伪政府灶辩返,就成了一个国家两个政府。

就用现在的人理解来蠢橡说,只要有想法基本上就是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带掘旁,所以说那个时候他的思想真散稿的是非常的厉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