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沙群岛越南叫什么
西沙群岛离越南近
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构成,是中国南海陆地面积最大的群岛,北起北礁,南至先驱滩,东起西渡滩,西止于中建岛。由海南省三沙市西沙区管辖。
西沙群岛海域辽阔,陆域低、平、小,最高的石岛为海拔15.9米,低于5米的岛屿20座,占62.3%;岛礁均为海洋型岛屿,除高尖石为火山角砾岩组成的基岩岛外,其余全是以珊瑚、贝屑为主组成不同岩土的珊瑚岛礁,珊瑚礁盘大;部分海岸发育有海滩岩,地形平坦,地貌类型较简单。
二、越南人看西沙群岛
对宣誓中国主权意义重大在南海的争端当中完全没有争议的就是西沙群岛,自古以来西沙群岛就是中国的领土,然而最近越南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问题上搅动不断。今年3月初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曾表示开展西沙旅游可以有利于守边护防,宣誓我们主权的存在,也有利于中国南海其他岛屿问题的解决。 军事专家尹卓介绍,传统的国际法先占原则明确:第一,首先发现和命名;第二,首先经营和开发;第三,首先实施管辖权和行使主权。开发旅游就是经营开发的一个部分,特别像这种游船去的旅游方式,对宣誓中国主权,巩固中国在西沙的存在意义重大。
三、越南把西沙群岛划入自己的版图开灯
越南广义省的李山岛,距离我国西沙群岛的中建岛却有220公里(跟我国海南岛去西沙的距离相当)。是越南距离我国西沙群岛最近的岛屿。
根据遗迹考证,李山岛是数百万年前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岛屿,形似河马,面积10平方公里,比我国南沙美济岛稍大一点。常驻人口2万多人。居民除了耕田,主要以打鱼为生。据国内去过的游客反映,李山岛居民的生活仍然带有浓郁的渔民生活特征。
这些年来,我国居民喜欢去越南岘港旅游,有部分游客选择去了李山岛。从广义市沙琪码头出发,坐快艇仅需一个小时,即可到达李山岛。
在蔚蓝色的海面上,一座小岛兀然凸起,远远看去李山岛就像一只正在海上嬉戏的海龟,因陆地跃出海面,又像海市蜃楼,让游客陶醉在水天一色的梦境里。当然,这样的美景,在我国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各岛礁比比皆是。等我国南沙群岛美济岛、渚碧岛、永暑岛向国内游客开放的时候,我们会欣赏到比这更美的风景。
李山岛虽然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但越南还是在这里设置了县级行政机构,名叫李山岛县,设有安海、安永(大岛)、安平(小岛)三个乡。岛上有不少文化遗迹,有洞寺、安海村亭、阴灵寺等自然景观和占婆、古越人等文化遗迹。上百年来,因少有陆地人的干扰,这里还保持着原生态的风貌,这也是我国居民喜欢前往一探风景的原因。
四、西沙 越南
西沙群岛
在 距海南岛1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象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
永兴岛是西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约2平方公里,岛上绿树成荫,鲜花盛开,风光极为旖旎。
令人赞叹不已的是这里独具热带风情特色的岛屿风光:海水是如此的清澈幽蓝,以致整个海面看起来就象一块巨大的深蓝色的绸缎在舒展运动。置身在这蓝蓝的浓色中间,陶醉的感受不禁油然而生。那造型奇特、陡峭壮观的珊瑚礁林,更是诉说着千万年的风光。
无数次风雨的洗礼,使它们看起来有的如惊鹿回眸,有的象仙人指路,有的似一唱雄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在西沙永兴岛的西南方,有7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岛屿连在一起,它们名字叫七连屿。这七个小岛犹如七颗珍珠撒落在浩瀚无垠的海面上,璀璨亮丽。
小岛上热带植被茂盛,自然风光独具一格。在蔚蓝的天空下,端坐在洁白绵绵的沙滩上,凭海临风,会让你忘却都市的烦恼,溶进这静谧安祥的大自然氛围中,恍惚置身于世外桃源……西沙群岛位于中国海南岛东南约330公里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这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岛屿群漂浮在5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美丽而纯净。
西沙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古代这里被称为“千里长沙”,是南海航线的必经之路。早在隋代,我国已经派使节经南海到过今天的马来西亚,唐代高僧义净亦由此到达印度。古代那些满载着陶瓷、丝绸、香料的商船在此驶过,因而这里又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由于远离大陆人迹罕至,所以西沙群岛四周的海水十分洁净,最高能见度达到40米。西沙有着连绵数公里的珊瑚礁,附近的海域有各种各样的海洋植物和鱼类,岛上栖息着众多海鸟。近年来,已经有不少旅游者开始涉足西沙旅游。
五、越南西沙群岛理由
东沙群岛位于北部陆坡区的东沙台阶上;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则扎根于西陆坡区的西沙台阶和中沙台阶上;南沙群岛形成于南陆坡区的南沙台阶上。西南中沙群岛共有大小岛礁200多个,一般按照它们在海面上下的位置分为五类:岛是露出海面、地势较高、四面环水的陆地。岛的形成时间较长,陆地形状不易受台风吹袭而变形,面积相对较大,一般有植物生长。中国西南中沙群岛的岛屿属于海洋岛,有珊瑚岛(沙岛、岩岛)、火山岛之分。沙岛是由珊瑚碎屑、贝壳碎屑和其他沙粒堆积在珊瑚礁礁盘上,日积月累而形成的珊瑚沙岛,西南中沙群岛绝大部分是这一类岛屿,岩岛是由珊瑚沙岩和珊瑚石灰岩结成的坚固的珊瑚岩岛,西沙群岛中的石岛就是一个典型的岩岛。
火山岛是由海底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岛屿。西沙群岛中的高尖石是南海诸岛中唯一的火山岛。上述的岛屿在中国渔民中称之为“峙”、“峙仔”。沙洲是已经露出海面的陆地,一般不被海潮淹没,只是台风和大潮时才被淹没。沙洲的外形不稳定,面积较小,由于受潮水冲刷,植物很少生长。
沙洲和沙岛一样,是由大量松散的珊瑚碎屑、贝壳碎屑和其他泥沙堆积在礁盘上而形成的。沙洲和沙岛的区别在于:形状稳定与否,离海面高低,面积大小,植物多寡等。中国渔民一般把两者都称为“峙”“峙仔”或“沙帽”,亦称沙洲为“沙仔”。暗礁也称礁,是接近海面的珊瑚礁体。涨潮时多数被淹没,退潮时多数可露出水面。有巨大礁盘的暗礁,经过地壳上升的作用,或者经过海浪的冲积,是形成沙洲的良好地点。中国渔民称之为
“线”、“沙”、“铲”等等。暗沙是淹没在水下的较浅的珊瑚沙层或珊瑚礁滩,海水最低潮时也露出水面,也可以说它是水下的珊瑚沙洲。中国最南的领土曾母暗沙就是这一类的沙洲,它的面积有2.12平方公里,最浅处仅有17.5米。中国渔民把暗沙称为“线排”、“沙排”。暗滩也称滩,是隐伏在水面以下较深处的珊瑚礁滩地。暗滩由海底突起,滩面呈广阔平坦的台状,偶有礁墩向上隆起,甚至上升到海面附近。中国渔民称之为“廓”。
南海中分布着许许多多的珊瑚碓和珊瑚岛,它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湛蓝的海面上。这些岛碓总称南海诸岛,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曾母暗沙、南沙群岛和黄岩岛。 群岛 礁体 天然岛屿数量 礁体面积(km2) 礁坪面积(km2) 礁湖面积(km2) 数量 面积(km2)东沙群岛141712529211.74中沙群岛1130537713(m2)西沙群岛101836.4221.61614.8297.86南沙群岛522903.1507.62396.8231.81合计 64 5286.5 907.1 4380.6 54 11.41 海南岛是南海上镶嵌的最大的一颗明珠,海南有人口800多万,于1988年正式成立经济特区,也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南海名称很早就出现于古籍。谢承《后汉书》说“交趾七郡贡献皆从涨海出入”。东汉杨孚《异物志》记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外人乘大舶,皆以铁锢之,至此关,以磁石不得过。”三国吴万震《南州异物志》称:“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引三国吴康泰《扶南传》:“涨海中到珊瑚洲”。
“涨海”之称一直延续到南北朝,而《梁书》卷54《海南诸国列传》:“干陁国在南海洲上”(干陁国故地在今苏门答腊岛),已开始使用“南海”名称,至唐宋时期“南海”之称渐多,初唐被流放越南的诗人沈佺期有“身投南海西”的诗句(《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以上引述说明,远在1500年前中国人民已经认识南海和南海诸岛,把南海称为“涨海”、“南海”;南海诸岛泛称“涨海崎头”、“珊瑚洲”;而以“磁石”指称暗礁暗滩,其含意是南海暗礁暗滩多,来往船只搁浅难脱,象被磁石吸住一样。
《琼州府志》在解释“涨海”的含义时说:“南溟者天池也,地极燠,故曰炎海;水恒溢,故曰涨海。” 清初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也有类似解释:“炎海善溢,故曰‘涨海’。”反映中国古人对南海潮汐现象的认识。南海在古代除了称为“涨海”、“南海”、“炎海”之外,还有“朱崖海”(晋郭璞注《山海经》:“(离耳国)即儋耳也,在朱崖海水中”;又唐李善对晋左思《吴都赋》注:“朱崖海中有渚……”)、“大洲洋”、“琼洋”(《崖州志》:“州东接大洲洋,有千里石塘、万里长沙,为琼洋最险之处”,《琼州府志》同此)、“琼海”(清陈伦炯《海国闻见录》:“至琼海万州,曰万里长沙……”;《琼州府志》:“则琼之海,其涨海乎”)等。对南海诸岛的称呼,除了上述“涨海崎头”、“珊瑚洲”之外,还有“木饮州”(前引唐李善对《吴都赋》“饮木”一词的注:“朱崖海中有渚,东西五百里,南北千里,无水泉,有木斩之,以盆瓮承其汁而饮之”,按“饮木”当指饮椰子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饮州,珠崖一州,其地无泉,民不作井,皆仰树汁为用”)等。其中康泰《扶南传》关于“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石,珊瑚生其上也”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对南海诸岛珊瑚岛礁成因作出的科学说明。 1973年12月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古地图,被历史学家谭其骧命名为《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又称《长沙国南部地形图》,简称《地形图》,这地图画在长宽各96厘米的正方形绢上,根据与该图同时出土的一件木牍上 “十二年二月乙已朔戊辰”的字样,可知该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所以成图时间当在2100年之前。《地形图》是现存最早标绘南海的地图。《地形图》的方位是上南下北,从全图看,主要区域绘制精确细致,其他部分则精度下降。从主区向上往南直到南海,这是西汉诸侯南越(南粤)王的辖区。这部分图的比例尺变小,绘图精度显著下降,图上画有河流,海岸线象征性地画为半月形曲线。不管怎样,2100多年前中国的地图上就已经出现了南海 。到了唐代,中国古代航海家在“南海”这一地理概念外,又增加一个新的地理概念:“西南海”,它泛指今日印、巴大陆南部海域,还包括了今日阿拉伯海。应该指出的是“南海”、“西南海”均是以中国本土为基准,以中国本土为观察中心点,其地理坐标中心是中国,它们都是中国古代航海家——舟师命名的。
汉代就对南海诸岛有过记载。元代史料更是将“千里长沙”(即今天的南沙群岛)划入海南岛的管辖范围。明代郑和下西洋曾途经西沙和南沙,并留下了南海海域航海图。 到了现代,中国在南海主权的最主要依据是传统疆域线,即“九段线”。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时为国民政府)从侵略者日本手中收回了南海诸岛。1946年,中国政府有感于南海海域地图混乱,展开了南海划界工作。当时负责划界的一艘军舰名为“永兴”——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永兴岛就因此得名。
1947年,当时的内政部完成了南海划界,确定“九段线”。这条线最南到北纬4°的曾母暗沙,奠定了当代中国南海疆界的基本走向。黄岩岛也在“九段线”中国领海范围内。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另一个佐证是,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时,以东经118°划界,以东为菲律宾领海;但是黄岩岛的位置约为117°48’,在法理上也在菲律宾国土以外。在1947年划界之后的四分之一个世纪,周边国家一直没有提出异议,这就在国际法意义上产生了历史性主权。
南海争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发现。此后菲律宾、越南等国非法控制一些地方,这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本原则。
南海争端的起源与当时的历史因素也有关。当时,联合国正在制定海洋法,而海洋法长期对划界原则定义模糊不清。模糊的划界原则给了一些国家可乘之机。
2015年5月,温哥华旧货摊出售一本1947年版本的《Collier's World
Atlas and Gazetteer》的地图兼地理词典,该词典中收录的一幅地图由Rand McNally公司绘制,其题目为《中国、法属印度、暹罗、及韩国的大众地图》。地图将中国、越南、与泰国并列在一起,故此南海也包含在内。内中地图对中国南海岛礁有详细描述,部分岛礁更明确标明主权属于中国。
六、西沙群岛目前还在越南控制的海岛
越南占领我国西沙群岛。